1)第458章 粉条厂_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些挖烂的地瓜,往年都是送到粉条厂换粉条。可是今年各村的粉条厂,却迟迟没有开业的。

  原本每个大队都有两个粉条厂,是村里的集体财产。随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粉条厂也被人们分了。

  其实现在的粉条厂,都是手工粉条,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最值钱的,可能就是那盘石磨和下粉条的大铁锅了。

  其他的工具,就是木头架子和铁漏勺,这些东西根本不值钱,找个木工就能做出来。

  以前控水的布兜还值些钱,现在棉花多了,最多就是费些功夫,自家织一机子粗布,什么都有了,也就是二十多斤皮棉的事。

  工具不值钱,开粉条厂最主要的应该是厂房了,起码得有五间以上的房子,还得有个一亩的大院子。

  院子里搭上两个大棚子,安置石磨和大锅,还得挖几个沉淀池,沉淀地瓜粉。

  天然的手工粉条,得等室外温度下降到零度以下,就是人们说的上冻了以后,才开始制作,前期只是准备阶段,加工地瓜淀粉做原料。

  做粉条的三大件,应该就是石磨、铁锅和院子了。这三样东西,可是没法分,依然是队里的集体财产。

  可是,现在土地都承包了,工分失去了原来的作用,被彻底废除了。也没有新的计酬办法,人们都在等待观望。

  众多的粉条厂,竟然没有一家开工的。大伙家里的烂地瓜,只好煮熟了,喂猪做饲料。

  周楼村就有个粉条厂,大舅妈的父亲是下粉条的好手。原来每年的这个时候,就开始忙碌起来。可是今年,粉条厂不开业,他倒是有了空闲。

  受大舅妈的影响,老人家还是比较有思路的,他把自家及亲属的烂地瓜,集中起来,借用队里的工具,带着自己的家人,先做成了地瓜淀粉,挂起来晾干备用。

  黄河大堤上的草开始收割,今年昊昊和志亮也没在家,家里能干活的,还真没几个人。

  大舅妈的娘家人,全家都来帮忙。说起了粉条厂的事情,大舅妈的父亲说:“等外面上了冻,我就给你们下粉条,起码咱自家人能吃上。

  请好吧,今年的粉条肯定得贵,反正咱这周围,粉坊没一家开工的。”

  姥姥接过他的话:“老周大哥,您下粉条的手艺这么好,干脆自己干,反正也没什么事情,本钱也不大。”

  他叹了一口气,对姥姥说:“妹妹啊,那是村里的东西,咱自家借用一次可以,要是做生意,村里人得有意见。”

  舅姥爷倒是干脆:“老哥,您要是想干,我去和周支书打个招呼,咱连院子一块买下来。”

  大舅妈的弟弟高兴的说:“这样是最好了,那些东西在那里放着也没用,分又没法分,要是能卖出去,大伙也能分几个钱,估计都没意见。”

  大舅妈的父亲却面露难色,对亲家说:“韩老弟,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