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六百五十二章 昆仑关(中)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斗力。否则自己仅五千蕃骑,而侬智高手中有数万骁勇的蛮兵,多半还会不敌。

  三十二个人头往辕门外旗杆上一挂,数万宋军一个个鸦雀无声,连大声喧哗的人都没有。

  狄青却看着南方,哪里有一山,叫昆仑山,非是西域的昆仑山,而是位于宾州与邕州交际处的昆仑山。

  郑朗去了西北,感到关卡作用下降,也有道理,人类活动脚步扩大,例如东南重关昭关,在南北朝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可自宋朝大开江东圩后,诸多圩田兴起,南方不再是一片湖荡子,昭关作用便消失了。再比如荥阳虎牛关,三英战吕布,李世民大战窦建德,但随着宋朝的开发,虎牢关作用也在下降。不过有的雄关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会在很长时间发挥着作用。例如平型关,或者昆仑关。

  大明山山势高大,林深藤茂,大军很难穿过,相比于大明山,余脉昆仑山情况要稍好一点,最高处仅三百余米。然而因为树林稠密,行人仍然还难通过。仅在中间有一处小小的隘道,地势十分险恶。

  据传自汉朝时就在此设立戍所,宋朝军事不行,但最善长的便是守城之道,南方诸官员立即看到此处的重要姓,在此设置昆仑关、长山驿、大央岭驿、金城驿、归仁驿等驿站关隘。这也是昆仑关名词正式出现在人间。

  狄青就将视线放在昆仑关上。

  侬智高自邕州杀进杀出,居然对此处一点也没有经营,让狄青感到很奇怪,是幸事,也是耻辱。连昆仑关重要姓都没有看出来,可想侬智高的军事修养,但就是此人,居然将两广闹得天翻地覆。一对比,南方宋朝官员与将领的素质低到什么地步?

  狄青大军南下,侬智高这才亡羊补牢,抢先派兵修昆仑关,那有那么快就修好的,似乎派的兵力还不多。狄青派了两个斥候关去侦查。来自特务营的,狄青对南方诸多土兵不相信,郑朗也不相信,天知道这些土兵会不会被敌人收买,将军队带到绝路上,两广的绝路不要太多。于是让戚林等八名熟悉这里地形的斥候一一浮出水面,担任着向导之职。

  狄青用的便是其中两人。

  两军未会合之前,两名斥候就南下昆仑山察看情报去了,在等他们的回话。到了晚上,两个斥候才悄悄回来。狄青将他们带到自己行军大帐,至于说了什么,无人知晓。狄青从大帐出来时,下了一条命令,按兵不动,仅调可供军队食用的十天粮食前来。打来打去,侬智高稍稍有些成长,包括此次略略修葺昆仑关,以及对斥候的利用。听闻此事后十分不解,难道这个狄青十天就想将自己解决掉?让宋朝官员自己儿想去,会不会相信?

  余靖就不相信,又写了一封信给郑朗,你得快点来南方,否则狄青这个武夫最后还不知折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