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八十二章 鱼鳞塘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想,二子又小更不能考虑。王安石家人在南方。于是盯着严家,派人委婉地与严家说了一声。严家有什么本事说不同意?

  最惨的是严荣多了一个小媳fù·他自己还不知。正好郑朗将他与王安石放出去后,严家才送来信。

  两人走进来,恭敬地行了一礼,唱一个肥喏:“见过张转运使。”

  以后这人就是郑朗的半个上司,他的治衙同样也在杭州城内。

  中间轻重得要知道。

  “你们坐,来人,给两郎君沏茶。”

  下人端上来两杯茶。

  张夏问道“你们前来有何事务?”

  “张转运使·我们前来是奉郑大夫之命,到处看一看。”

  让张夏听得很郁闷。

  但英雄不在年高,人家虽小,可确实有看的资格,比如郑朗外放太平州才多大一点?

  “那为何来我家?”

  “这是郑大夫给你的一封信。”王安石说道。

  “哦,拿来,”张夏道。

  王安石从怀中递出一封信。

  就是郑朗更科学的治塘堤方法,鱼鳞塘。

  钱氏竹笼法是比较先进·但也有不好的地方。现在没有铁丝,捆扎竹笼时,只能用麻绳甚至草绳捆扎。

  然后将石头放于其中·打下木排进一步防固。

  可是海潮每时每刻都在冲击江堤,抛去风暴不提,每到月圆之时,钱塘江立即换成一个狼人,又凶又狠的一次又一次袭击坝堤。

  如若久不治,或者治理松懈,石头缝隙里填塞的泥灰与泥土被摇动冲走,石头也接着晃动,造成捆扎竹笼的绳子松弛腐烂,甚至被石头移动磨断。竹笼崩溃·江堤崩塌,决堤开始。

  有铁丝也不行,还有一个**锈化的过程。

  后率又出现木板法,但费用昂贵又不合理,于是出现一种更科学的塘堤方法,鱼鳞塘。

  这个妙-想是从栈道而来的。

  古代一代山区通向外界道路不便·个人空身可以翻山越岭,但带着辎重与车辆,如何翻过那一座座大山?便想出一个方法,从山崖打上一个个洞眼,将木头塞于洞眼中,上面铺上木板,特别是四川通向陕北的栈道,多是这种形式。还有一些险恶的河道,不好拉纤,同样使用此法,铺上栈道,并且在栈道上面再打眼,里面系上石环,供纤夫抓挠时借力。比如三门峡,时过境往,三门漕运在宋朝远不如唐朝,还是有百姓在使用唐朝的栈道拉纤,将船只拉过三门,通达关中。马上西北战役一打响,这一道漕运还会更重要。

  后人将竹笼法与栈道两法结合,不用竹笼了,直接在潮平时下石,但外围的石头都设有石环,用绳索将石环相接起来。因为不是竹笼,石环全在堤外,便于更换绳索。但这样一来,外围的石墙成了一个整体。甚至里面的石头也可以用这个方法串连起来,使整座大堤形成一个整体。再填上泥灰,打下木排。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