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五十一章 抓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省什么试?再诏权停贡举。几万举子无可奈何,象赶羊一样赶来,回去时,则没有人管了。反正朝廷给了路费的,你没有花完,带回家,没人向你讨要。你花完了,自己掏腰包倒贴。爱回去就回去。继续在京城逗留不回去,也不会过问,权当为繁荣京城经济作贡献。

  郑朗也没有回去,既然省试停了下来,不如安心跟着知日后面学学琴,一回郑州,就学不了。其实……不是!同样也没有人管他,老太太一旦重病死去。马上朝堂上的格局就会产生新的变化,谁个有心思理他是在学琴,还是在读书。

  几天后,郑朗从知日哪里回到了客栈,看到两个小黄门在等着他,唱了一个肥喏,道:“见到两位黄门。”

  “不敢啦,”两个小太监眼中有些畏惧。又小心的说:“太后有口旨,传你进宫。”

  “传我进宫?”

  “是啊,快快请行吧。”两个小太监又再次畏惧的看着郑朗,此时老太太身边全部是朝堂上屈指可数的重臣,有可能不行了,要交待后事,此时传郑家子意味着什么?

  俺只是两小阉人。能向他傲气吗?

  不敢怠慢,几乎是服shì着郑朗上了马车,这时候郑朗可不敢带两位小婢,独自上了马车后,立即赶往皇宫。进了皇宫后。带到了宝慈殿。此时帘子已经撤出,与老太太交谈了几次,还是第一次看到老太太真面目,大病了好多天,穿着兖服躺在chuáng上,已经瘦骨嶙峋,不过从她脸上还能依稀的看出昔日的灵秀之气与美丽。

  老太太正对诸相交待后事,元气耗尽了,断继续续的说:“尊太妃为皇太后……军国大事……太后内中裁处……赐诸军缗钱。”

  至于赐诸军多少缗钱,老太太此时已经讲不清楚。

  但头脑很清醒,为什么要让杨太妃为太后,执掌军中大权,非是打压儿子,也非是让国家政权平稳交接,老太太有能力,杨太妃未必有。这也是做贼心虚,怕自己一死,小皇帝找刘家人算后账的。有杨太妃一个过渡,刘家也就没有事了。

  郑朗苦笑了一下,家事,国事,连老太太精明如此,都没有说清楚,况且自己?

  老太太说完了,再也没有力气说其他的话。郑朗才走上前去,提起袍角,伏在地上,说道:“臣拜见太后。”

  什么穿越者不能跪啊,鬼话!

  仅凭老太太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年龄也能做自己祖母,跪上一跪,又有何妨。

  老太太看到郑朗到来,眼中再次闪过光彩。

  这可以说她一生最得意的事之一,郑家子不仅很聪明,那一天法度二字,随后看穿契丹人的真面目,皆表现了郑朗在政治上的天份同样惊人。眼下朝堂里人才济济,甚至因为郑家子,将来的宋朝都有人了。

  自己为养子打下了这么好的一个底子,赵家的列祖列宗该没有话说了吧。

  这正是她破格将郑朗喊到皇宫的原因!

  道:“你,很,好。”

  说得更吃力了。

  郑朗看着她眼中柔和的眼神,忽然眼睛一酸,泪花儿从眼眶里闪现出来,说道:“太后对臣的知遇之恩,臣一直很想回报,因此,今年明知道自己年龄小,学问浅,还刻意提前科考,就是想考一考,让太后看一看的。可臣做得还远远不够。”

  原来如此?

  诸臣恍然大悟,然后心中一声叹息,此子是有心了。

  “你,起,来。”

  了起来,不过站得很规矩,小皇帝在最前面,诸位宰相站在后面,他站在最后面,还站在了侧位。

  老太太又想到了他所说的法度二字,更是满意,可没有力气说出更多的话,看着赵祯,小皇帝走过来,问:“大娘娘,需要儿臣做什么?”

  也不是做什么,只是想看一看养子的样子,接着又看着后面的郑朗,脸上再次lù出一丝笑容。她说不出,可大家懂的。

  忽然又想到了一件事,说又说不出来,神情变得很焦急,只能用手紧紧抓住衣角。有的大臣注意到了,没有想到。有的没有注意。郑朗也看到了,他都明白老太太的意思,只要此时替老太太说出来,人死为大,说不定小皇帝为形势所逼迫,不得不答应。那么老太太就能含笑九泉了。然而他敢不敢说出来?!。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