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二百五十六章 李陵不配称名将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宁可投敌,也恨不得弄死李陵。

  有人说,李陵也是名将,只是运气不好。

  名将?笑了。

  大汉名将多矣,他败军之将李陵,排不上号。

  李陵不配称名将!作为一军统帅,不能察觉军队内部的矛盾,矛盾大到手下将领临阵倒戈,这就是李陵能力上的极度不足。

  李陵是运气不好?

  恰恰相反,李陵运气好极了!

  败军之将,投降了匈奴,还能被匈奴人封王,得享荣华富贵。

  真要是运气不好,凭李陵稀烂的管理能力,和下级军官矛盾之深,李陵真要运气不好,他的下属军官,直接夜里拿刀把李陵人头砍了去投匈奴了。

  李陵没被人砍了头,还活着成了匈奴的王,运气好极了。

  天才和蠢货往往只差了一步,一步料到,便能成不世之功,一步出错,便成笑话。

  兵道危行,不可不处处谨慎。

  李孟羲站在陶瓮边,盯着篝火和瓮发呆,只让过来效力的乡勇们误以为李孟羲是盯着看谁有没有偷拿粮食,一个个紧张的不行,干活升火用了十二分的投入。

  又一个疏漏点,李孟羲无端的联想之下,便发现了。

  口粮!

  对士兵们来说,粮饷不是小事,而是头等大事,无饷或许还能稍忍,粮食分配不公,得饿肚子,会触犯士兵底线的。

  粮饷要如何分配非公平,李孟羲认为,应该以军律令之,以军法严之,使负责分配粮食的最低一级小队长不敢明目张胆的中饱私囊。

  为了使军律更有效用,应该加上对军官们的考核制度。

  但有劣迹者,立刻革除军职,以儆效尤。

  若有了此定期的审查制度,能最大限度的保障公平。

  由此又可以关联到其他问题,除了在口粮分配,还有日常劳作,行军之时,有没有混账小队长让别人帮他拿兵器之类的事,都可通过内部审查的方法,予以严禁。

  李孟羲顺着思路深往下想,想到了很多之前未能想到的东西。

  军中应有负责抓纪律,专盯不良行为的纠察制度和纠察人员。

  而不管是内部的自查制度,还是纠察人员,目前军中都没有。

  不仅没有这些,连军令都还一直没有一套明确的明文规定的军令。

  义军草创,真的是处处毛毛糙糙,哪里都能有问题,跟精雕细琢出的堪称精兵的军队相比,差的太远。

  李孟羲眉头紧皱。

  ——

  晚饭,李孟羲是和妇孺营一起吃的,没去和刘玄德一起吃。

  不知怎么回事,粥熬的很稠,每一灶都熬的稠,稠的跟干饭一样,一顿能当两顿了。

  李孟羲还不知道,正因为他站人家伙夫面前,伙夫怕李孟羲不满意,才把粮往多了放。

  吃着饭,李孟羲想到,按当初涿州城的分粥方法,大人小孩儿,都应该是一人份的粥。

  固然,小孩子饭量小,可能都吃不完一碗粥,但小孩子吃不完,家长可以吃啊。

  正因为带着小朋友,大人才理应应当多吃一点。

  因为相比孤零零一人的民夫,带着小孩儿的民夫,就要保护小孩子,多吃点粮,就能多有点力气,才能更好的保护小孩子。

  大人小孩儿都满份额的食物,这很合理,很公平。

  可是,貌似方才,伙夫给妇孺们打饭时,给大人满勺,给小孩子只半勺。

  伙夫的打饭方法合情合理,但是,与李孟羲的想法不合。

  那就不对。

  这又是问题了。

  有心想把伙夫们叫过来,交代一下,可吃着饭呢,不好打扰,只能等饭吃完了再交代。

  李孟羲想着东西,吃饭都吃不香了,没味道了。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