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6章 民在朕心_万历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灾更可怕的就是人祸。

  在正统的历史上,朝廷为了给辽东军饷,还在全国各地不断加税。

  老百姓最后的一口粮食都被地方的官员强迫征上去了。

  你说在这种情况下,人不造反,还去做什么?

  这就是典型的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百姓对当官的是又怕,又恨!

  尤其是万历时代,建奴在关外大闹,朝廷为了支撑军费,不断从民间搜刮民脂民膏。

  而从未像现在这样,天子御驾亲临延安,把一群当官的全抓起来了,然后亲自让人把粮仓放出来了。

  并且,当朝皇帝还亲自坐在城头,盯着人发粮食。

  这怕是只有本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这么对待过老百姓。

  接下来几天,延安城有粮食的消息,在周围都传开了。

  大家都向这边汇聚,领粮食。

  城内也开始领粮食。

  粮仓里的粮食眼睁睁看着一天比一天少,朱翊钧也毫不在意,粮食就是给人吃的。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让大家先活下去,把眼前的难关渡过。

  无论多难,都要渡过去。

  至少朱翊钧是这么觉得的,他仰起头怀有星辰大海般的梦想,低下头也牵挂着大明百姓。

  一旦有放弃的念头,这种想法就会在心中如同崩溃的堤坝一样。

  延安城的富商们,原本是很抠门的,尤其是对普通百姓,那是又抠门又不要脸。

  就算是之前交税,手里也压着许多不报,最多是给地方官府一些银子,把税做一下。

  但现在,在朱翊钧的屠刀“命令”下,都突然变得“深明大义”起来,争先恐后把家里的粮食全部募捐出来。

  一下子对大明充满了“热情”,一下子对老百姓们充满了“关爱”呢!

  对于这样的变脸举动,朱翊钧也是一笑置之。

  如此丑态,也是因为配套的利益没有跟上来。

  就好比赤月阁的广州救灾义举,当秩序恢复的时候,所收到的回报是此前损失的5倍有余!

  可是没有亲眼见到的人,对于这样的信息,是打死也不会信的。

  所以即便朱翊钧已经无比愤怒,但还是要合理‘引导’民间商贾,提高意识,自主救灾。

  就拿这次为例,后续朱翊钧肯定会隐去自己胁迫的部分,挑出几个典型,让新明报大力宣传,给其它人看看。

  在进入延安城的第五天,第一批流民已经都得到了粮食。

  每个人领了12斤,大概是一个月的量。

  领粮食的时候,都会被告知,省着吃,下一批粮食是一个月之后。

  粮食发放后的第十天,城内的颓然之气也一扫而空。

  在大街中央,延安府巡抚王国瑚、知府张再继等人二十几名官员,就跪在那里的。

  街边站满了人,人们头探出头来,看着这位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巡抚大人,看着这些吃得肚满肠肥的官员,都忍不住骂出来。

  街头都在欢呼:陛下万岁!

  声音一浪高于一浪。

  朱翊钧在延安府的人气值算是刷到了定点,恐怕比历代皇帝都要高了。

  直接杀官开粮仓这种事,谁能想到是皇帝干的呢?

  而且还干得如此果断!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