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5章 答题(一更)_万历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的几次交谈,张居正就认定了朱翊钧是自己改革之路的唯一战友,如今从起草到实施,虽然依旧困难重重,但是对方完全展现出了与年龄不符的成熟与可靠。

  看来前几天让他独自面对那起惨案,也是利远远大于弊的。

  第一题答完之后,朱翊钧把目光放在第二题上。

  简单理解下来可以化作【攘外还是安内?】

  而当今大明也是如此,内部朝堂不稳,重臣与陛下锐意改革,已经引起极大不满;外部自然不必多说。

  朱翊钧回想起上辈子,祖国在挣扎蜕变的时期,也经历过这个重大的问题。

  两党首脑最后通过一次‘和平’事变,成功达成协议。

  一个顶住了前期,一个发育起来后,完成了收割。

  近代史,对于所有年轻的朋友而言,是痛苦的、迷惘的。当年朱翊钧还是学生的时候,对于清朝之前的历史课是积极参与,对答如流;但一步入屈辱的近代史之后,包括他在内,所有原本积极回答问题的人,都偃旗息鼓了。

  不是这个条约,就是那个事变。让原本骄傲的少年,一下子没了动力。

  收拾好心情之后,朱翊钧开始结合上辈子的经验,书写自己的意见。

  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结合当前大明的实际政策,所有人其实都清楚朱翊钧的选择。

  只不过随着朱翊钧的书写,大家才发现,皇帝的脑中所想,才展露出冰山一角!

  安内方面,肃清官僚系统仅仅是一方面,随后还有想诸多‘税务局’一样专门负责某项事务的部门成立,在原本笼统、庞杂的权利里,精准的切割出合适的下属机构,从而保证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双向收益。其后还有着一、二、三、四条作为论据。

  攘外方面,周围的几个讨厌的邻居本是在场所有人的心腹大患,但是在朱翊钧的眼中,这些人基本算是‘开胃前菜’级别,远在西方的强国,才是未来大明的主要竞争对手。于是从人口、财政、武器、技术、国家制度多个方面开始论证。

  看着有些疑惑的大儒们,张居正轻声的点出一句话,直接解答了他们的疑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

  这些人虽说学识渊博,但是远离朝堂已久,思考问题的方式自然难以立即跟上。

  “危机感?!”

  孔廉通过短短几行字,便察觉到了朱翊钧文字蕴藏的核心含义。

  “没错。”

  “诶,诶。你们看就看,能不能不绕着在朕头上唠嗑啊!再安静不下来,给朕出去!”朱翊钧小声呵斥道。

  这样的3d环绕,imax,杜比音效,实在太打断人的思绪了。

  这可是科举史上首次出现考生名正言顺的哄监考老师出去的。

  偏偏这群大儒和重臣还没办法说什么,连忙小声保证不再讨论。

  部分正在答第二题的考生,听到了大儒们的讨论,连忙机灵的把朱翊钧提到的、自己未涉及的论点加入进去。

  “跟着陛下答题,准没错!”这是这个考场里部分人的心声。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