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3章_重生年代俏福妻又飒又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交给我的事,你就别凑热闹了,而且又不是啥重活儿,就是去屋里看看有哪里没拾掇齐整,忙你的去吧。”

  王杏花看眼大儿媳,视线挪向几个妯娌:“还有他二婶你们,不用给搭把手,我这就去他三叔那两间屋看一眼,有啥不妥的地方,我会看着弄好。”

  说起来,韩副厂长和已逝的发妻,也就是舒颖三兄妹的妈,萧雨菲女士很会做人。

  这二位自打被组织分配到机械厂工作,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没少拉拔韩大伯几兄弟。

  如:如每隔数月汇款寄东西到老家。

  再如:新国家成立初期,得知城里哪儿要建厂招工,会第一时间告知老家的亲人,同时由韩爷爷给村里乡亲漏句话,好叫乡亲们也去碰碰运气。

  韩副厂长夫妻的做法,无疑令村里乡亲无比感恩。

  那可是进城做工人的机会,即便不知道能不能被厂里录用,但大家却记下了韩副厂长夫妻这份人情。

  不过,相比较跑到省城的工厂碰运气,老韩家的人和村里乡亲们基本上都选择前往石磨村所属的市、县撞大运。

  距离近,回家方便。

  说起来,从石磨大队到其所属的市确实要比到省城近三四十里路。

  农家人没出过远门,有机会吃商品粮,又出于安全感考虑,选离家近的地儿,不难理解。

  但这不是绝对的。

  有的人胆儿大点,觉得省城更有出路,自然就跑省城,根据韩副厂长提供的招工信息,前去报名碰运气。

  总之,韩副厂长夫妻提供的招工信息,让老韩家早年一下子出了两个工人,整个石磨村则共出五名。

  机会给了,没被工厂录用,只能说明自身条件不合适。

  乡亲们无人不满,韩副厂长的兄弟们更不会不满。

  说到这,那就得提提老韩家本在家务农的四兄弟,具体是哪两个吃上了商品粮。

  其中一个是韩二伯,一个是韩五叔。

  韩大伯考虑到自身年岁大,兼是家中长子,从一开始就没去城里碰运气,韩二伯、韩四叔、韩五叔仨先是一同去市里,都没被招工的那个厂录用。

  随后,三人得知县里要建一化工厂。

  韩五叔运气好,在这个厂的招录名单中,恰好是吊车尾,成为老韩家继韩副厂长后,第二个吃商品粮的。

  约莫过去小半年,镇上开办竹器厂,韩二伯凭借自个一双巧手,被竹器厂录用。

  再往后,韩副厂长鼓励侄儿们用功读书,这样可以考大学,会在毕业后由国家直接分配工作,

  即便考不上大学,凭借高中文凭,亦或是初中文凭,进城工作的机会也会比没读过书的人多一些。

  家中侄儿的学费,韩副厂长夫妻包了。

  韩大伯几兄弟动容不已,但韩二伯和韩五叔没有接受韩副厂长给自家孩子出学费,说他们上班拿工资,可以供养自家儿子上学。

  对此,韩副厂长没说什么,却会在回老家时关心二房、五房侄儿的学习,私底下给这两房侄儿一点零用钱。

  要说的是,韩大伯和韩四叔其实有拒绝韩副厂长出学费,供他们的儿子成才,但韩副厂长态度坚定,压根不给二人拒绝的机会。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