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七六章 压力在那一边_重生之围棋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况。作为李小强的一个优势,他恰好就能通过更多的比较,更多的衡量,在研究对手的同时。也确定了自己的位置。并以此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准备。也由于这种针对性比较真实,是“曾经”发生过的事情,这就会让李小强感到比较踏实,让他在比赛的时候能够坚持自己的下法。因此李小强的感谢是真心实意的。

  说实话。这种影响不仅仅是这盘棋,其实对于中韩两国的围棋界来说,这种影响都是一直存在的。虽然有很多人都强调。围棋是个人的事情。但很多人同样必须承认,在有的时候,“领军人物”的影响就是那么巨大。

  特别是在围棋界,要说围棋界的情况有点特别。虽说越到后世,国际间的交流就越频繁。但不管怎么说,中日韩三国职业棋界都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圈子。一位棋手无论怎么活跃,他参加世界比赛的次数,永远都不可能有参加国内比赛的次数多。因此曹燕子和李石佛能够总共交手300多次,赵治勋和小林光二接近200次。聂马双雄估计也有100次。而在国际比赛中呢?就是交手次数最多的古大力和李石头,那也只有不到50次。他们终其一生,估计也很难超过100次。

  有很多棋迷都有这样的印象,在中国围棋处于最低谷的那些年,只要一有中韩棋手之间的比赛,特别是当中国棋手输棋的时候。那么:

  “中国棋手开局领先,只是到了后半盘以后,情况才怎么怎么样……”

  这几乎已经成了最常见的一种输棋模式,起码在专业的棋评中,类似于这样的话是经常能够看到的。抛开其他因素不谈,那么在这样的报道中,大家能够看到什么呢?这其实就能看到各自国家领军人物的影响。由于中国出了一个聂旋风,由于他的技术特点,那么很多中国棋手其实都从他的身上吸取了足够的养分。同样的道理,由于李石佛出在韩国,他的厉害首先是韩国人感受最深。

  例如在真实的历史中,韩国围棋是从93年开始走向全盛的。在那一年,韩国棋手首次攻陷了“富士通杯”,由曹燕子和刘昌赫会师决赛。他们半决赛的对手都是日本棋手。并且两盘比赛都是让日本人抓狂的“半目逆转”。

  那两场半决赛曾经被韩国棋界赋予很重要的意义。他们认为就是从这两场半决赛开始,标志着世界棋坛的权柄,由日本围棋转到了韩国围棋。同时他们在报道这个比赛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话:

  “在这一刻,人们想到的是李石佛,无论是曹燕子还是刘昌赫,他们在无数次经受李石佛的官子考验后,不知觉锤炼了官子的技术。“富士通杯”半决赛两个半目后面,分明有着李石佛的影子……”

  这样的话,其实就说明的“领军人物”的作用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