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三二章 两个比较_重生之围棋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人喜欢下围棋。留下了一个“本能寺三劫循环”的故事,就是说这家伙在庙里和人下棋的时候,居然下出了一个三劫循环的棋局。正巧不巧的,底下的人造他的反。把他给咔嚓了。所以日本人搞封建迷信,认为“下出三劫循环不祥”。

  日本的“棋所”就是那个年代创立的,夺得“棋所”就相当于武林盟主,武林盟主称为“名人”。棋所是官办,那个时候的日本政府也给他们发工资的。

  为了争夺“名人”,逐渐形成了四大门派。或者说“四大家”。那就是“本因坊家”,“井上家”“安井家”和“林家”。总体来说“本因坊”家最强,夺得“棋所”的次数最多。“井上”和“安井”家充当挑战者,“林家”大多时候在打酱油。

  “名人”相当于现在的九段,在那个时候九段只能有一个。八段叫“准名人”,七段叫“上手”。下出“闲着之妙手”的就是两位准名人。当时日本没有“名人”,棋所空缺,当时有资格争“名人”的就他们两位。估计日本人也认为他们水平不够,虽然下出“妙手”,棋所也一直没有给他们其中任何一个人。当然日本人不这么说,他们是说两人“相互谦让”,有“君子之风”。

  他们那个时候要争夺“棋所”,必须正正规规的下挑战书。先得到官方的认可,嗯,政府发营业执照,批准你们可以下棋了,无照营业是不行的。营业地点也是固定的,地点叫“御棋城”。相当于政府搭个台子让他们唱戏。

  一部古日本围棋的历史,基本是围绕这个舞台来进行的。所以里面的刀光剑影,里面的勾心斗角,那是相当的精彩。

  “发阳论”就是他们其中一个门派的武林秘籍,也忘记了是安井家的还是井上家的。和其他门派下需要营业执照,自己门派内部不需要。争夺棋所的机会不多,所以每个门派都需要派出自己最出色的弟子去争夺。

  武林秘籍嘛那肯定是要保密的,要防止其他门派偷学。所以传男不传女,只有最出色的弟子才有资格练习。

  发阳论里有很多题目难度是很高,在加上这么一层神秘色彩,一直到80年代,都被奉为围棋界的死活题最高经典。

  不过里面真正高难度的题目不算很多。因为那个时候没有产生死活题的很多素材。实话实说,发阳论的地位被拔高了,没有想象的那么玄乎。比如罗神猪和古大力,10岁的时候,发阳论就做过几遍了。

  中国古棋呢?古时候的政府也给棋手发工资,叫“翰林棋待诏”,在很长一段时间也算是一个常设的机构。不过性质和日本还是有点不同的。大家看到“翰林”两字就知龗道,官方看重的更多是围棋的艺术性,围棋的文化性。在竞技性上就没有日本强。

  中国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