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传国玉玺_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逼太后交出玉玺,遭太后怒斥。太后怒中掷玉玺于地时,玉玺被摔掉一角,后以金补之,从此留下瑕痕。

  王莽败后,玉玺几经转手,最终落到汉光武帝刘秀手里,并传于东汉诸帝。东汉末,十常侍作乱,少帝仓皇出逃,来不及带走玉玺,返宫后发现玉玺失踪。旋“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孙坚部下在洛阳城一处大井中打捞出一宫女尸体,从她颈下锦囊中发现“传国玉玺”,孙坚私自收起玉玺,并未拿出。不料孙坚军中有人将此事告知袁绍,袁绍闻之,立即扣押孙坚之妻,逼孙坚交出玉玺。后来袁绍兄弟败死,“传国玉玺”复归汉献帝。

  此后传国玉玺历经魏、晋、南北朝、唐、宋近千年辗转流传,俨然成了皇帝身份的代言词,直到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金兵破汴梁,徽钦二帝被掠,“传国玺”被大金国掠走,其后便销声匿迹。

  如果按照历史的走向,传国玉玺自然会被孙坚所得,不过文远身为一个穿越者,这样一份无价之宝,如今既然有进会弄到手,他如何能袖手旁观?不过作为一个现代人,文远倒不认为有了这方玉玺,就是有天命在身,孙权得了玉玺,没多久就在荆州兵败身陨,袁术得了玉玺,却落得个群起而攻,吐血斗余而死,就是后来汉献帝得了玉玺,也没能把汉家社稷延续下去。文远若能得了此宝,自然是会找个合适的机会,发挥玉玺最大的作用。

  只是文远实在想不清楚这井在什么地方,只知道是个有名的大井,想要找到传国玉玺,还是要费上一番功夫的。

  文远找了一处还算干净的院落歇下,令众人围坐,一边吃着干粮,一边给每一个人分配区域。

  洛阳的大井小井数以万计,不过若是比较大的而且已经被泥土掩埋不能打水的井,却也比较好寻,文远将十名亲卫分成五组,各带上绳索工具前往各自区域,自己则和张驭、王力分散监督,毕竟传国玉玺是无价之宝,财宝的诱惑大多数人都无法抵御,他可不想像孙坚那样才刚刚得到玉玺,就被袁绍得到消息。

  洛阳城此时能用的水井已经不多,大都已经被杂物泥土封闭,不过有名的大井却不多,文远招来几个幸存的本地人,仅仅是几张干粮饼子,这些已经饿得骨瘦如柴的饥民就屁颠屁颠的领着亲卫们去寻。

  文远则和王力、张驭分开,监督众人挖掘进度。

  文远来到一处开掘的井旁边,一个亲卫已经下到井中,用铁锨刨出土石,装入袋中,再由上面的亲卫用绳钩提起,拉出。文远站着着急无事,时不时也会上前帮上一把。

  不一会的功夫,井边的土石就堆积的如小山一样高,其中还有不少金银玉器等值钱之物。

  文远志不在此,又见手下人挖的实在辛苦,索性让张驭传令所有挖掘出的金银赏给亲兵,亲兵们欢欣鼓舞,干劲更足!

  如此众人忙活了一天,连挖了七八口井,就在文远都以为是史料记载有误的时候,王力突然急急火火的跑到文远身边,也不敢高声,面露喜色道:“主公!好像找到了!”

  “当真!?”文远心里一跳,忍不住一把抓住王力道,不过此时他心中急切,如何听的下去,一把拉起王力就走。

  二人来到一处叫做甄官井的大井旁边,只见两名亲卫已经从枯井里捞起一具尸首,虽然已经浸泡于水中日久,尸身却不腐烂,看装束应该是个宫女,而且从头到脚都是金银珠宝,两个亲卫正满脸喜色,商议着得了这些钱财如何花用。

  文远上前检视尸首,只见那尸身项下挂着一个锦囊。取开看时,内有朱红小匣,用金锁锁着,文远心中一喜,左右扫视一番,也不开启查看,直接纳入怀中,道:“就是此物了!通知其他人,收拾一下,立即回营!”

  得了文远号令,好一会亲兵们才聚拢,只这一天功夫,挖到的财宝倒有几大包袱,难怪这些亲兵一个个恋恋不舍了。

  不过玉玺既然已经到手,这里还是董卓的地盘,文远不敢久留,招呼众人出城!

  众人原路向北,本想着能顺顺利利进入北邙山中,不想刚出城不到二十里,却迎头撞上了一队董卓的兵马!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