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9、狂士楚歌_[三国]得罪魏国全员后我走上了人生巅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郭氏:“……”

  她仔细观察郑平的神色,自狂病治愈,多年出仕生涯已让他冷静自持,令人看不透真实想法。郭氏一时之间分辨不出郑平刚才那话是在嘲讽曹操,还是真心实意感谢曹操送来一个热饭的工具。

  她只得道:“衡儿莫要与我顽笑,你且真切地告诉我:曹操近日对你态度如何,为何好端端地送了这么个玩意儿。”

  郑平正在指导家仆怎样做石板烧,听到郭氏这话,故作不解地看向郭氏:“自然是送来热饭用。我在丞相所设之衙供职多年,无对立之心,丞相心生感念,无以为赏,便割爱将他家珍藏的石板赠予我。”

  终于得到默许,急冲冲赶来祢府,刚被下人迎入堂中的曹丕:“……”

  郑平却不放过他,见曹丕登门,立即将这个烫手山芋丢给曹丕:“二公子,你说是也不是?”

  被逼着接下烫手山芋的曹丕只得一同睁着眼睛说瞎话:“……是。”

  郭氏岂是如此容易被忽悠的人,她知道郑平必定是瞒了她什么,只碍于有外人在,不好再问,只当自己信了,坐在堂中恹恹地看着石板,对曹丕毫无招呼之意。

  曹丕因为前段时间的事,本就自知理亏,也不在意郭氏的冷淡,鼓足劲挪到郑平身边,小声问道:“这石板……当真是丞相送来的?”

  郑平道:“你若不信,可摸一摸这纹理,看看是不是你家之物。”

  曹丕哪可能摸得出来?更何况石板已被烧热,要是摸一下,手上可不得烫掉一层皮?

  显然这话并不是真让他摸,而是带着些许讥诮之意的肯定,证明这石板确实是曹操派人送来的。

  曹丕只觉得两面为难,既无法为亲父解释些什么,又不知该如何面对亦师亦友的未来大舅哥,竟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郑平没再为难他,却也没有宽慰之意。

  等石板上的热食做好,郑平让人调了特制蘸酱,夹了一筷子尝,味道竟还不错。

  他命人装了婴儿拳头大小的一叠,派人用保温的食器装好,叫曹丕带回去请曹操共尝。

  曹丕还想留下,却被郑平以“天气转凉,饭食冷了便不好吃了”为由,让他回去。

  这便是逐客的意思,曹丕只得带着那没什么重量的食盒而归。临走前,还被郑平要求给曹操带一句话。

  “多谢丞相赠予烹具,甚为好用。小试牛刀,请丞相品尝一二。”

  曹操收到食盒与这句话,得知郑平竟然胆大包天的拿他送的石板烧饭,可谓五味杂陈。

  等他打开食盒一看,复杂的情绪瞬间变成无言。

  “品尝一二”,还真的是品尝“一二”,里面就一两筷子的事,还不够塞牙缝的。

  曹操派人验了毒,取过那一小匣香喷喷的石锅肉,蘸了特质的酱,不知出于什么心思,还真的入了口。

  香甜可口,口感适宜,是难得的美味。

  “这祢正平当真小气得很,如此滋味的热食,竟只送了一筷子……”

  话说到最后,曹操徒然捏着竹筷,陷入亘久的沉默。

  许久,曹操想起今日郭嘉与他说的话,叫来亲信,去荀府取回赠予的空食盒。

  同一时刻,董昭等人劝曹操称公,请求天子进封的奏章落满帝王的书案。

  刘协看着那些奏章,面上无怒无悲,命人起草诏书,发往各部。

  诏书开头以自贬颂扬曹操的功绩,端的是真心实意,感人肺腑。按照常理,天子已然软化了态度,同意曹操称公——所有读到诏书上半段的朝臣都这么认为,可谁也没有想到,临到最后,天子话锋一转。

  “副相曹丕,文武兼备,青出于蓝也;今以十郡,封副相曹丕为魏公,加封九锡……”

  此诏一出,满朝哗然。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