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7、狂士楚歌_[三国]得罪魏国全员后我走上了人生巅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韩信的事而对刘家表示不满,可即便如此,他对郑平的态度也探知了一二分。

  刘协本不愿再继续徒费口舌,可到底有几分不甘:“局势所迫,不得不为之。即便曹操有诸多苦衷,若有自立之心,定以鲜血铺就大道。他而今已容不得荀彧等有功却殊途的旧臣,欲隐诛之,将来自容不下孔融、杨修等人。县侯生性不羁,不慕权利,对曹操是否信重毫不在意。可你不在乎己身仕途乃至性命,是否也不在乎家人与故交的前途与性命?”

  汲汲相劝的话中已多了几分隐藏的迫切,郑平却并未被他话中的情绪渲染,被道理分明的话语带着走。作为曾经的嘴炮王者,他自动免疫了前方的所有嘴炮,只揪住其中的关键词。

  “你怎知曹操欲隐诛荀彧?”

  刘协沉默了一息,本已凝滞的呼气重新变得规律而平稳:

  “朕不过是旁敲侧击,最终拍板决定的人终究是曹操。”

  没有颠倒黑白,没有为自己辩驳,刘协径直承认了他在其中的作用,但得到的结果比他狡辩否认更让郑平心情糟糕。

  能够求证的消息都已在刘协这得到确认。郑平不想再留下浪费时间,不等刘协再说其他,果断请辞。

  刘协见此,咽下几经辗转始终未能说出口的话,询问郑平:

  “朕确实存有私心,但朕方才说的那些话也是事实。你听了这许多,就当真未对曹操生出任何失望?”

  这话或许只是单纯的疑问,或许是为将来劝说其他人而做准备,采集情感反馈以作参考。郑平不管刘协究竟是何用意,只在转身前冷淡地道:

  “从未有过期许,谈何失望。”

  刘协眉宇渐紧,显然无法理解郑平的话。

  郑平又道,

  “陛下与丞相,于衡而言并无任何不同。”

  刘协蓦然一震,垂在两侧的手用力收紧:“……其他人亦是如此作想?”若所有人都觉得坐在上首那个位置的人是谁一点也不重要,只是顺应时势,而无忠君之心,那他岂非再做多少事都于事无补?

  “陛下入怔了,旁人如何作想,衡怎知晓?”

  郑平不再去管独立高阶的刘协,大步往殿外走。吹入殿中的风带来最后的话。

  “丞相起生杀之事,乃为利己;陛下之所举,亦为利己,二者并无不同。陛下欲绝境而为之,衡自不可相与。今日之事只当未入过耳,可若是陛下用心有异,欲用孔融等老友的性命以作威胁……恕衡狂悖,昔日既能一剑斩下细作的头颅,今日也能以笏为剑,送陛下一家入后土团圆。”

  刘协已然脸色铁青:“□□平,你好生大胆。”

  “衡之大胆,十五年前的丞相已然领教一二。天子若也想领教一番,衡随时奉陪。”

  身后不再传来声响。

  片刻后,郑平离开皇宫。

  等他回到府上,得到门房汇报:不久前曹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