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1章 复仇_被迫出道[娱乐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迟念第一次读《螳》的原著的时候,除了因为故事情节而引起的寒意,同时还发现《螳》在故事结构上的精妙性。

  卓然相中《螳》,要把它改编成电影,不是偶然的,这部篇幅不长的小说非常适合影视改编,或者说,它的内容,用影视方式呈现比文字要更合适。

  小说是围绕一起杀夫案展开的,但是小说的第一视角是并不是作为主角的妻子,而是一个在大城市开律所的精英律师。

  他以第三者视角,讲述了自己时隔多年后重遇女主角陈罔市、陈罔市杀夫、警方立案调查、检方公诉,法院审判、再到陈罔市脱罪的整个故事。

  以小说本身来看,《螳》其实并不是一流的小说作品,它是粗糙的,没有熟极而流的技法与文字功力。

  叙述上也有些散乱,不得章法,虽然主要运用的是第三者的主视角,可因为要讲述女主陈罔市的心理和回忆,所以必须进行视角变换,转变为陈罔市的心理描写,还有女主杀死丈夫时的上帝视角。

  这种小说技法上的失败,反而是影视改编上的好处,电影在叙述主体变换上是天生的行家,除了那些爱好长镜头的导演们,一部电影的镜头角度总是在不断变换的,往往是观众不经意瞬间,镜头视角就被悄然切换掉了,而大家则对此一无所觉。

  如果是那种一成不变的长达十几分钟的长镜头,那反倒要叫观众看的昏昏欲睡。

  这就是影像和文字的天然区别,影像传递图画,文字传递逻辑。

  而且电影也极其擅长变换时间的艺术,一部小说可以使用倒叙,但是如果在故事里频繁地改变时间线,则会使阅读体验变得非常差,除非这么干的是位顶尖小说家。

  而电影则不然,简单的镜头切换就可以让人轻而易举地回到过去的时间,更别说还有像蒙太奇这样的电影技法。

  小说起初是被发布在海角论坛上的,被专门登载短篇小说的纯文学杂志《小说月谈》的编辑看到了,取得作者同意后,给了300块稿费,就又发表在了《小说月谈》上。

  小说发表一年后,《螳》获得了著名短篇小说文学奖。

  它固然缺点多多,可这篇小说鼓荡着充足的元气,来自于作者的元气支撑着它,让每个阅读到这篇小说的读者,都能在某个瞬间进入到小说,体验到某种身临其境的战栗感。

  这是作者的第一篇文学作品,她有种天生的文字感觉。

  而让迟念疑惑的是,《螳》的作者,从此再也没有发表过新作品了。

  她为此问过卓然,是不是作者换掉了笔名。

  卓然否认了这个猜测,他说:“也许有的人,拿起笔,就只是为了这一部作品,她不考虑写作本身,也没有身为作家的自觉,她只是想讲一个故事,如此而已。”

  而去见小说作者,也是卓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