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章 意外之财_穿行宋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华阴县城能让杜昱感兴趣的店铺并不多,除了让他收获满满的张记药铺就是一家叫兴和记的瓷器店和一家董记金银铺。

  杜昱先是逛了逛金银铺,宋朝的金饰也一样不便宜,但是真要往现代倒手的话赚头也不小,不过杜昱没有这方面的想法。

  金子虽好可是处理起来太过麻烦,一方面是没有可靠的门路,再有就是黄金交易是很敏感的,里面水太深,他这点小身板还是避开的好。

  但是这也不妨碍他占点便宜为母亲和妹子买些首饰当做礼物,宋朝的金饰品加工技法还是很有特色的。

  买了几件看得过眼的首饰,杜昱就出了金铺,瓷器店他也是要看一看的。

  当然他并不是要倒卖古董,背包空间只能保持物品放进去瞬间的状态,并不会随着传送门穿越千年时光就有了历史的积淀。

  所以倒卖古董是不可能的,而且退一步说就算北宋时空的瓷器带回现代有时间痕迹,杜昱也不会去碰这个行业。

  古玩行当是大佬遍地走,小佬不如狗。一个赛一个的猴精,捡漏打眼、倒斗黑吃黑等电视剧情节并不能完全描述其中的精彩。

  这个行业里面已经不能用水深来表述了,可以用海深来形容。

  杜昱的兴趣仅仅只是好奇宋代瓷器的水平到底是什么样的。

  有人说宋瓷水平不高,出土的宋青花虽然价值不菲但完全是稀有度炒上去的,也有人说艺术价值很高,宋汝窑和建盏的华美在宋史上都有记录。

  倭国的国宝曜目天星都是宋时瓷窑烧出的淘汰品。这点确实也从侧面佐证了宋朝官窑的烧制水平,曜变瓷器确实美丽,但不稳定的出产还没资格上供到大宋皇家。只是遗憾的是经过几次神州浩劫,北宋官窑的作品几乎没有。

  杜昱是相信第二种说法的,宋徽宗崇尚享受喜爱艺术,就连宋朝瓷器也是因为他带起斗茶的时尚才迎来行业发展高峰的。

  说道这点杜昱其实很想吐槽但又不知说什么好,这些天他研究徽宗时期的历史,越研究对宋徽宗这人就越不知说什么才好。

  论治国他有才能没热情,励精图治只维持了不到两年时间,就把国家交到了蔡京为首的政治团伙手里,然后就开启了昏庸之路,葬送了大好江山,让人恨极了他。可以说杜昱从知道宋徽宗开始就觉得他是历史的罪人。

  可论起对华夏文化上的贡献却又不得不对徽宗点赞,说起茶文化华人第一个想到的是陆羽,他所著的《陆羽茶经》也是世界上第一本系统介绍茶文化的著作。可要说现代的茶文化,其实是承袭自宋徽宗命人编撰的《大观茶论》。

  无论是对华夏的道教,还是书画艺术,包括对汝窑、建盏等的喜爱,直接促成了这些具有鲜明华夏文化色彩的传统行业蓬勃发展,可以说宋徽宗对华夏文化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