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九十二章 补货_穿行宋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杜昱和柳梅辗转去了一趟东欧的乌克兰,敲定了农场的二十年租赁合同。

  他对这个农场的状况还是十分满意的,最主要的是五百万亩的规模实在太难得了。

  尽管只是乌克兰整整体5亿多亩耕地的零头,但对个人来说绝对算是难得一遇的机会。

  尤其是价格比澳洲、美洲那些牧场农场来说简直不要太划算,哪怕只是租赁合同依然大有可为。算的上一笔不错的投资。

  有专业的法律顾问在,对方倒也没在合同上耍什么手脚。

  柳瑾的那位乌克兰朋友也毫无保留,对他们夫妻二人讲明,农场种植的作物要受到当地有关部门的管控。

  而且还要招收的工人数量也要满足要求,还有当地一系列农业税等问题都一一向他们交代清楚。

  对柳瑾也算是尽了朋友的义务,至少没有挖坑。

  柳瑾有些担心他们经营这个农场的前景,还在私下劝二人不妨慎重一些。毕竟这次的投资规模并不算小,如果失败了还是很伤元气的。

  不过杜昱对此并不担心,不管当地种植什么作物只要是粮食就有大用,反正北宋时空那边是什么都缺,他们夫妇也不完全指望农场带来的利润。

  返回国内之后,柳梅开始忙了起来,不但从她的恒信顾问有限责任公司抽调了几名得力的助手帮她搭建新公司的框架。

  国内这边最好招收的人还是那这些办公行政人员,其次就是销售相关的人才,不过暂时公司还没有产品,只是成立一个销售部,人员还不急于补充。

  急需的反倒是从事农业工作的人员,只是这个行业在国内并不好招人。

  农业技术人员倒是可以在农业大学招到一些,倒是普通工人有些难招。

  华国的农业从事大规模机械化种植的人才不多,而且年轻人也很少有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柳梅在这里倒是遇到个不大不小的难题。

  杜昱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但他深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实在不行砸钱呗,会驾驶拖拉机的人又不难找,现在的农村那家不是用农机耕耘。

  只要开的工资比在城里打工高一些,他相信会招到不少愿意出国的打工人,不管怎么说在他的农场里可是包吃包住,如果不浪的话钱都能存下来。

  他把想法和柳梅交流一番,她这才醒悟,城市里的年轻人有几个肯去种地的,雇人还要深入广大农村地区。

  当然了事情也没那么简单,她还要就出国务工的签证等问题和相关部门打交道。

  实际上做这种跨国贸易复杂着呢,一时半会是运作不起来的,柳梅索性就一边进行着各种的商业谈判,一边招兵买马。

  杜昱跟着忙了几天,其实商业上的事情他真的不擅长,干脆交给媳妇处理。

  再和柳梅打过招呼之后,他便飞回海城,到自己的天昱国际贸易公司看了一圈。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