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9不同的道路_帝国霸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加和扩编,传统意义上的大炮,也已经开始不足起来。

  说起来,德国陆军自己的大炮,性能并不如何惊艳。因为有整整20年的《凡尔赛和约》压制,德国很多武器设计上都缺乏经验。

  为了尽快武装自己的部队,报销掉库存的炮弹,德国军方甚至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候的75毫米野战炮都拉出来了,其武器自身性能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勃劳希契还有大多数的德国高级将领,对这些凑数用的火炮只有一个要求――能响就行。

  大量充数的75毫米口径野战炮,在使用范围上和德军大口径迫击炮严重重叠,所以也说不上性能优异。

  这东西存在的价值,简而言之用一句话也就可以概括出来了――有总比没有强!

  至于说能不能和敌人的火炮一争高下,那就要依靠更大口径的新式火炮了。

  105毫米口径的火炮设计的时候为了追求性能上的优势,重量又实在让人诟病,无奈之下又只能发展短管的自行火炮来提高机动性。

  至于剩下的150大炮,威力不如盟军的155火炮,实际性能也就勉强和苏联的152火炮半斤八两――可还是那个老问题,这些货色统统超重!

  再往上去,也就是210毫米的臼炮了,还有型号繁杂数量有限的铁道炮,当然还有大炮的祖宗,那门可以当信仰供起来的关二爷一昂的古斯塔夫……

  关于火炮方面,李乐其实也做出了自己的指示。一方面研制更轻量级的新型火炮,满足德国装甲部队推进速度上的需求。

  另一方面,在小口径火炮的装备上,李乐更热衷于用迫击炮替代德国现有的各种各样的75毫米口径野战炮。

  “迫击炮方面,生产数量相当的多。这方面供给速度是最接近军方需求的,明年我们至少能生产出2万门各种口径的迫击炮。”施佩尔艰难的回答道。

  真正困扰这位德国工业部门的实际负责人的,是更复杂的汽车、坦克还有潜艇等装备的生产协调。

  至于说相对简单的迫击炮,德国工业可以很快大量生产,这几乎没有什么技术难度。

  反正是用来替代德国现有的落后步兵炮的,只要在炮弹威力上差不多,重量减轻是必然的事情。

  为了解决大口径迫击炮运输同样麻烦的难题,德国甚至给这些迫击炮安装了车轮,可以用战马或者摩托车汽车拖着行军。

  “用80甚至是105毫米口径的迫击炮,替代现有的75毫米口径野战炮,提升营级和团级的压制火力,这是一定要做的事情。”李乐提起这些琐碎的事情,就忍不住感到麻烦。

  他是一个元首,却要在这些细枝末节上浪费宝贵的时间,说出去也确实够奇葩的了。

  可让李乐无奈的是,德国在武器系统需求上,还有装备的设计经验上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