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第六章_七零养家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眼,刘翠英讪讪的闭了嘴。

  “行了,去烧个热水,别一会儿人家来了没口水喝。”

  刘翠英只好掩了心思钻进火房。

  大人有大人的烦恼,孩子有孩子的担忧。

  这会儿村里还没通电,更遑论电视机之类的消遣品,至于半导体啥的也是贵的要死,还得有票才能买得着,就更是稀罕物事了,整个大河村也就只有赵队长家有一个,还是人家在镇上工厂上班的大儿子给买的。

  温朝阳带着甜宝把跳房子翻花绳什么的全玩了好几遍,时间也还没过去多久,只能坐在堂屋看苏玉秀和李红枝纳鞋底。

  李红枝见两个乖宝无聊,于是说,

  “去屋里看看你爸在干什么呢,下雨天屋子里闷的慌,来堂屋这儿坐会儿。”

  苏玉秀看了眼李红枝,到底没出声阻拦。

  温朝阳没得到他妈的支持,虽然有些不愿意,但还是带着甜宝进了屋。

  一进屋,就看见他爸拿着根笔坐在桌前冥思苦想着什么。

  正逢大雨,不用出去上工,温向平终于有时间好好盘算心里徘徊已久的想法。

  虽然他只干了短短半个月的活计,却也旁敲侧击打听出了一些消息。

  比如说,他们一家累死累活干上一年,透支上身体的健康所挣来的工分,只刚刚够一家人吃饭,还不敢吃的太饱,肉什么的就更是稀罕。其他人家或许比他们好一些,却也不到衣食无忧的地步。

  这么一看,高投入低收入,自然是笔不划算的买卖。

  更何况,原主和大队里头的知青既然能参加高考,还是恢复后的第一届,想必十年浩劫已经过去,教育问题自然要被提上日程。而一个完全依靠土地的家庭,想要供两个孩子一路上到大学是相当困难的。

  再加上,改革开放的浪潮马上要到来,温向平虽然没什么经济天分,也不打算从商,却也不甘心一辈子待在土地里而放过这次机会。

  所以自然而然,温向平又萌生出了重操旧业的打算,只是这要写点什么却难倒了他。

  他又从抽屉里摸出一根铅笔,拿小刀削尖笔头,随手在纸上记下灵光一现的想法,只是铅笔不甚好用,写几下笔尖钝了,就要再重新削。

  不是他不想用钢笔,实在是这年头的钢笔不仅贵的要命,还要票,他去哪儿弄这么个稀罕物事回来。

  既然要写,就要写个能挣钱的,毕竟温向平的写文的初衷可不是为了成就一代文豪。

  诗歌散文倒是都能写,但是受众面相对狭窄,想要有丰厚的收入,首先要建立在名气的基础上。而想要名气,总得需要名人文豪对他的作品予以正面的评价,先不说他一介无名小卒如何引起他们的注意,就是一鸣惊人了,之后也需要一系列漫长的周期来提高自己的文坛地位,从而扩展经济来源。

  想想一双连饭也不敢放开了吃的儿女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