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六十二章冷箭在弦_锦衣王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风渐烈,入冬之后,京师的气候渐渐寒冷起来。杨承祖发明的煤炉、藕煤、烟囱之类的物件,在京师卖的很好,杨记商行这个庞然大物,已经蹒跚着开始迈出自己的第一步。

  前不久天子大婚上,都用上了杨记商行的物件,这个时代虽然没有广告这个概念,但是这种效果,显然十分显著。

  京师达官贵人多,重奢华,尚享乐,天子的用度往往就是流行时尚的风向标。当天子用了杨记的物件后,京师中哪怕主流文人对杨记口诛笔伐不断。但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官宦人家与富商大贾开始悄悄的从杨记买些昂贵而不实用的小物件,为自己装点门面。

  杨承祖的婚期就是这几天的事,手上所有的工作都得停下,一门心思的筹备婚礼。在这期间,南镇抚司那边出了点问题,制造鸟铳的作坊那边发生了一次爆炸,至于是人为还是意外还没查出来。幸亏瑞恩斯坦当时不在,不过还是伤了十几个匠人,毁了一些房子。

  想来多半是杨记的建立,触动了一部分人的神经,用这种手段在表达着自己的不满,顺带也是炫耀一下自己的力量。不过杨承祖忙着成亲,死几个匠人,或是鸟铳产量下降这些事,都跟他没有什么关系。

  联姻的对象虽然是武将之家,可是一个从大明建立之后就封侯的勋贵之家,其规矩半点不比文官家庭少。光是排练这些礼仪,就忙的他头大如斗,云里雾里。好在是有朱秀嫦,刘五儿这些见过大世面的女人做指导,杨家的安排的恰倒好处,那些勋贵家里的三姑六婆也挑不出什么错处。

  毕竟杨承祖名声在外加上年轻英俊,几次上门拜望,让那些女眷们流了不少口水,不停的称赞着老太太有福气。天子又赏了不少玩物及金银绸缎下来,手书了百年好合的条幅当贺礼,让张夫人也没什么话说。觉得这女婿越看越顺眼,稀罕的不得了。

  大明英烈传的初稿已经完成,在宝文堂这个有官方背景的书局进行了刊印,有杨承祖这个名字在,写的又是大明建国故事,有勋贵等固定客户,销路是不愁的。这书里的内容,于武定侯祖先郭英大为追捧,弄的其他勋贵眼热万分,像是几家国公府都悄悄联系杨承祖,问什么时候能再出一版大明英烈,写一写其他公侯的功劳。

  投桃报李,几个勋贵府里,宴客必请京剧班子。倒不是说他们真的就接受这种表演形式,不过是给杨承祖面子,花花轿子人抬人。包括想要请杨承祖办事,或是有求于南镇抚司的,也多要请京剧班子到自己家里唱几出大戏。

  由于那些演员都是女人,每次演出还要派出大批护卫,加上背后有南镇这块牌子在,倒是没有哪个不知死活的敢出来捣乱。不管是腔调还是旋律或是节奏,京剧都不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