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三十一章讨饷(一)_锦衣王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削藩?这是什么时候传来的消息?我在河南见圣驾时,根本就没听说过有削藩的事。”

  杨承祖说的斩钉截铁,一方面既安稳了陆炳的心,另一方面,也是在显示自己有背\/\/\/景,是可以从皇帝那里得到消息的人,大家最好要友好合作,不要抓破脸。陆炳没他这么多脑筋,只一听这消息,就大喜道:

  “真的?那就太好了,我这几天,一直担心的就是这事。那消息传的有鼻子有眼,说是要亲王改郡王,郡王改镇国将军,以此例推,至奉国中尉就要改庶人了。这消息传的很像真的,湖广的几个王府都不怎么安生,一直派人去打探消息,偏生什么消息也探不到。加上世子现在还没袭爵,所以也就硬气不起来。”

  大明的世子袭爵,是要到礼部走一套手续的,而这个手续的时间长短因人而异,有的时候,所花费的时间远超人的想象。在另一个时空中,周王的世子要袭爵,甚至要先给严嵩送礼,否则这个爵就袭不成,可知其被掣肘的是何等严重。

  正德这次执意带兵南征,百官苦谏,两下闹的很厉害。正德一气之下,把百官下狱,诏狱里关了上百个大臣。六部尚书一个没剩,全都在监狱里待着,初时是正德有气,后来就是这些大臣闹脾气自己不出来。而六部的堂官们,有的也在监狱里陪自己的上司聊天喝茶,而没进去的,也未必会去处理公事。

  这位任性的皇帝和自己的臣僚闹起了意见,让大臣们领悟了用这种怠工的方法,可以最大程度表达自己的不满,结果就是帝国的很多事务都被耽搁了下去。比如这袭爵的事,由于礼部的司官不办公,还有两位具体负责人还在诏狱,也就只能无限期耽搁下去。

  从未来的角度看,这其实是一件好事,如果朱厚熜袭了兴王的爵,那么等到选择皇帝时,恐怕还有一些麻烦。只是现在这个时候,谁能预知未来?只知道他袭爵办不下来,他就不是王爷。再加上有这削藩的谣言在,安陆州衙那边,就停了兴王府的禄。

  “这事,我来想办法解决吧。如果只是一个安陆知州,我想还是有办法的。不管他有什么理由,未经上峰许可,擅自停了咱们王府的禄米,这事不能这么算了。大家要说说清楚,否则这天下就没有道理二字可讲了。”

  杨承祖又问道:“咱们王府人手少,巡丁也没什么精神,防卫怎么样?有没有闹出什么不好的事来?如果有的话,我必须得把这股风治一治,不能让这股风气蔓延下去。”

  陆炳听到此一拍桌子“这话说的和我的心思,现在王府里确实不成话,有不少人看老王爷薨了,世子没袭爵,就无法无天起来。连偷带拿,只差了明抢,虽然大件的东西出不去,但是小件的东西丢了不少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