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5【唱片公司】_民国之文豪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代唱片公司,如今实力最强,资本构成也最复杂。它最开始是一家法国公司,但四年前被英国哥伦比亚公司收购,而英国哥伦比亚公司又是美国哥伦比亚公司的分公司。就在今年,英国留声机公司(HMV)又收购了英国哥伦比亚,其股份构成已经很难说得清楚。

  百代唱片其实已经不叫百代唱片,而叫英商电气音乐实业有限公司(EMI)。只是由于百代在中国的名头很响亮,所以一直沿用了下来。

  至于老百姓的叫法,则更加形象直接。

  大中华唱片的标签是两只鹦鹉,所以被俗称为“双鹦鹉”。胜利唱片的标签是一直趴着听歌的狗,所以被俗称为“卧狗”、“狗听戏”。百代唱片的标签是一只红色雄鸡,所以被俗称为“大公鸡”、“红公鸡”。

  一般情况下,如果某人买了百代公司的唱片,他会说:“我买了一张大公鸡。”

  此时的中国唱片行业很难做,一是竞争太激烈,二是收到广播电台的冲击,三是时局动荡。

  就拿百代唱片来说,两年前的“一二八”事变,搞得这家公司亏损严重。而胜利唱片又趁机捣乱,互相挖人,降价促销,两家公司的竞争矛盾闹得人尽皆知,被戏称为“鸡犬大战”。

  这场“鸡犬大战”两败俱伤,“大公鸡”虽然保住了自己的行业领头地位,但却被“卧狗”弄得元气大伤。

  倒是“双鹦鹉”混得还不错,毕竟这是三巨头当中唯一的民族企业。常凯申的讲话如果要录成唱片,必然找大中华公司录制,机关单位肯定也找大中华合作,人家主营的是政府业务。

  “李先生在百代唱片做了多久了?”周赫煊突然问。

  李楷生笑道:“三个月前刚刚上任。”

  “难怪你不走寻常路,居然跑来找我买《松花江上》的版权。”周赫煊笑道。

  新官上任三把火嘛,李楷生刚刚当上EMI中国公司的华经理,自然想要做出一番业绩,这样才能赢得英国老板的认可。

  如今这年头,流行歌曲还不太流行,市面上销售的唱片,有99%都是戏曲内容,歌曲唱片非常少见。

  李楷生说:“《松花江上》是周先生的心血之作,你也想让它广为流传吧。也只有我们EMI,才敢顶着南京政府和日本人的压力,在全国发行这种抗日歌曲。”

  “如果你能保证《松花江上》的顺利发行,我可以考虑卖版权给你。”周赫煊说。

  李楷生笑道:“我想请周先生亲自献唱。”

  周赫煊摇头道:“我不专业,你还是找专业的歌手来唱吧。”

  李楷生劝道:“周先生,你可以这样想。如果你亲自献唱录歌,肯定能够获得极大的关注,这对宣传抗日是很有好处的。你我都是中国人,我虽然是买办起家,被人骂成洋狗腿子,但我也是爱国的。我也希望,一首优秀的抗日歌曲能够广为流传。”

  “或许吧。”周赫煊呵呵一笑,他可不相信对方的爱国精神,恐怕主要还是为了提高唱片销量。

  “如果周先生亲自献唱,说起来也是一件雅事,不如再考虑考虑。”李楷生继续劝说。

  周赫煊不置可否,笑问道:“如果我亲自录唱,演唱和词曲创作的总版税能有多少?”

  李楷生试探道:“10%?”

  周赫煊挑挑眉:“我的声音那么不值钱?”

  “周先生觉得该多少?”李楷生问。

  “30%。”周赫煊一口气就涨了三倍。

  “嘶……容我想想。”李楷生倒吸凉气,现在轮到他犹豫不决了。

  周赫煊也是资本家啊,在钱财方面,哪有那么好说话的?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