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射雕英雄传】_民国之文豪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周赫煊又掏出几十个铜板,让房东帮忙处理这些杂事。等把买来的日用品都摆放好,他才提着一块猪肉去李家串门:“伯母,我一个人懒得开伙,以后可能会常来你家蹭饭吃。这是我在菜市场买的肉,还烦您下厨把它给处理了。”

  周夫人并非那种斤斤计较的人,她接过猪肉说:“以后就别破费了,肚子饿了说一声就成。午饭吃了没?”

  “在外面吃过了。”周赫煊笑道。

  ……

  回屋摊开新买来的稿纸,周赫煊给钢笔汲满了墨水,坐在桌前开始考虑该写什么才好。

  周赫煊本科专业念的是历史,对民国的情况多少也有些了解。如今中国文坛的新旧文学之争,基本上已尘埃落定,五四以来提倡的新文学大获全胜,白话文写作已经成了社会共识。

  现在要给报刊杂志投稿,无非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两种选择。严肃文学就是各种诗歌、散文、杂文和纯文学;通俗文学则以消遣为主,比如武侠、言情,甚至是以卖肉为主的情色。

  当然,两者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主要以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涵来分辨。

  周赫煊想了好半天,终于还是决定先写一些消遣作品,比如武侠。纯文学太高大上了,他暂时不想去碰——最主要的原因,是武侠字数多,动辄几十上百万字,可以长期连载,稿费源源不断。

  金、古、温、梁、黄,五位武侠大师当中,古龙、温瑞安和黄易首先被排除。这三位的作品实在太过新潮,放在民国恐怕读者很难一下子接受。

  梁羽生的作品局限性太大,周赫煊也排除了,还是金大侠的最为稳妥。

  那究竟该抄金庸哪部作品呢?

  周赫煊在稿纸上写下《射雕》三部曲、《天龙八部》和《笑傲江湖》,考虑再三,他最终选择了《射雕英雄传》,这部作为新派武侠的启蒙读物再适合不过。

  回想着《射雕英雄传》的情节,周赫煊正准备组织文字下笔,原作的内容突然疯狂涌现出来,在他脑子里盘旋萦绕。

  金手指?

  “钱塘江浩浩江水,日日夜夜、无穷无休的从临安牛家村边绕过,东流入海。江畔一排数十株乌柏树,叶子似火烧般红,正是八月天时……”

  周赫煊如有神助,文不加点地飞快写下内容,一个下午过去,他居然足足写了一万多字。

  周赫煊的书法还不错,而且写的是行草,这大大减小了繁体字的麻烦。

  事实上,简体字从古至今就存在,汉字书写就是一个不断简化的过程。后世保存的唐宋碑文、字画,里面就有很多简体字出现。清朝康熙虽然下令必须使用繁体,但就连他内务府腰牌上的刻字都是简体,因为更加方便好认。

  就算此刻周赫煊稿子上全是简体,拿去报社也毫无问题,全部写繁体字反倒会显得脑子有病。

  傍晚时分,李家老三跑来敲门大喊:“周大哥,吃饭啦!”

  “来了!”

  周赫煊应了一声,顺手拿起那一万多字的稿,打算请李寿民明天转交给报社编辑。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