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9【空缺的普利策历史奖】_民国之文豪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美洲历史展开了讨论,其中观点对研究美洲历史具有重大突破意义。我支持初评委员会的评选结果!”

  安托万·琼斯讽刺道:“丹涅特教授,你在远东居住过多年,我知道你对中国人有好感。但请不要因为个人情绪,就破坏了普利策历史奖的权威性,这部作品是没有资格入围的!”

  泰勒·丹涅特说:“不论如何,我们必须尊重初评委员会的评选结果,下面进行投票表决吧。”

  “很好,我决定退出终评委员会!”安托万·琼斯起身离开会议室。

  “我也退出!”

  “我也退出!”

  又有两个历史学家评委离开,剩下的四个评委大眼瞪小眼,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泰勒·丹涅特咒骂道:“该死的种族主义者!”

  七位终审评委就走了三位,终审投票环节根本无法进行,他们只能把情况上报普利策组委会。

  普利策组委会头疼不已,把七位评委再次请来协商。其中一人松口表示答应,剩下两人则坚决不同意,他们认为《枪炮、细菌与钢铁》根本没资格入选普利策奖。

  双方似乎都有理有据,协商最后变成吵架。

  普利策组委会见问题无法解决,最后只得无奈宣布:今年的普利策历史奖作废。

  这一决定并不新鲜,以前也曾出现过此类状况。比如前些年的普利策音乐奖,终评委员会坚决否定初评委员会的评选结果,在无法协调之下,最终只能宣布该年的普利策音乐奖空缺。

  不过普利策历史奖作废还是头一遭,周赫煊算是开了先河。

  四月底,正当《泰坦尼克号》剧场版大受追捧时,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对外宣布今年的20多个普利策奖获奖作品。历史类作品因故空缺,立即就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

  要知道,普利策新闻奖也是这时候评选的啊,全国最顶尖的记者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哥伦比亚大学,分分钟就了解到其中的原因。

  《华盛顿日报》在普利策奖公布获奖名单的第二天,就详细报道了此事:“普利策历史奖空缺尚属首次,据了解,有两位终评委员会成员坚决反对《枪炮、细菌与钢铁》获奖,最终导致了这一结果。威廉玛丽学院校长、著名历史学家丹涅特先生表示,《枪炮》遭到质疑简直无法理解,因为这是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对美洲历史研究具有突破性意义,它应该是最有资格荣获普利策历史奖的伟大作品。”

  周赫煊的忠实拥护者、哥伦比亚大学历史教授伍德罗,专门写文章痛斥安托万,他说:“我今年的论文《美洲文明纵论》,受到了同行的广泛赞誉。但我想说的是,我的这篇论文,不过是对《枪炮、细菌与钢铁》中‘纵向大陆理论’进行延伸和阐述。周赫煊先生是位伟大的历史学者,他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美洲史学研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