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七章 国有道,不变塞焉,国无道,至死不变_帝国时代造反实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两天状态奇差,脑袋里全是浆湖。晚上回来的又晚,对着电脑半天写不出来一个字。所以先占个坑,先更后改。

  占坑的内容是当年明月的代表作,博学的书友们应该看得出来。

  若是心里不爽,随便骂老猫两句都行,就是给大家添堵了很抱歉。明天刷新后再看正式更新内容。

  明朝的道路就此确定,不妥协,不退让。

  相应的结果也很确定,皇太极带着兵,再次攻入关内,开始抢掠。

  这次入关的,可谓豪华阵容,清朝最能打的几个,包括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岳托,全都来了,只用三天,就打到密云,京城再度戒严。

  要对付勐人,只能靠勐人,崇祯随即调祖大寿进京,同时,他还命令陕西的孙传庭、山东的刘泽清进京拉兄弟一把。总之,最能打仗的人,他基本都调来了。

  但问题在于,祖大寿、孙传庭这类人,虽然能力很强,但有个问题——不大服管。特别是祖大寿,自从袁崇焕死后,他基本上就算是脱离了组织,谁当总督,都不敢管他,当然,他也不服管。

  对这种无组织、无纪律的行为,崇祯很愤怒,但后果不严重,毕竟能打的就这几个,你要把他办了,自己提着长矛上阵?

  但不管终究是不行的,崇祯决定,找一个人,当前敌总指挥。

  这个人必须能力强、战功多、威望高,威到祖大寿等勐人服气,且就在京城附近,说用就能用。

  满足以上条件的唯一答桉,是卢象升。

  崇祯十一年(1638),卢象升到京城赴任。

  他赶到京城,本来想马上找皇帝报到,然而同僚打量他后,问:“你想干吗?”

  之所以有此一问,是因为这位仁兄来的时候,父亲刚刚去世,尚在奔丧,所以没穿制服,披麻戴孝,还穿着草鞋。如果这身行头进宫,皇帝坐正中间,他跪下磕头,旁边站一堆人,实在太像灵堂。

  换了身衣服,见到了崇祯,崇祯问,现在而今,怎么办?

  卢象升看了看旁边的两个人,只说了一句话:主战!

  站在他身边的这两人,分别是杨嗣昌、高起潜。

  这个举动的意思是,知道你们玩猫腻,就这么着!

  据说当时杨嗣昌的脸都气白了。

  崇祯倒很机灵,马上出来打圆场,说和谈的事,那都是谣传,是路边社,压根儿没事。

  卢象升说,那好,我即刻上阵。

  第二天,卢象升赴前线就任,就在这一天,他收到了崇祯送来的战马、武器。

  其实崇祯送来这些东西,只是看他远道而来,意思意思。

  然而,卢象升感动了,他说,以死报国!

  就如同九年前,没有命令,无人知晓,他依然率军保卫京城。

  他始终是个单纯的人。

  几天后,卢象升得知,清军已经逼近通州,威胁京城。

  当时他的手下只有三万多人,大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