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零六章:瞿塘、白帝_黄天之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装的溃兵,全是益州黄巾军的精锐,这一部分约有差不多四百余人。

  后队虽然不如前队,但是也称得上是益州黄巾军中的精兵,起码都有战阵上的经验,有一万七千余人。

  赵祗知晓江关的重要性,于是亲自带领两万大军直接向着东北方向的江关进发,但是他也没有忘记向着许安禀报江州的情况。

  李严在此时却是刚刚带着麾下的军队离开了江州约有十日左右的时间,差不多也应该到了犍为郡的符节城。

  虽说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情,但是这些益州黄巾军伪装成溃兵,寻常人根本看不出破绽,只有久经沙场的战将才能看出些许的端倪。

  而之所以如此,也不是因为什么过于复杂的原因。

  无他,唯手熟尔。

  如果说许安带领的并州黄巾军是屡战屡胜,那么赵祗带领的益州黄巾军就是另一个极端——屡战屡败。

  自马相兵败以来,赵祗或许是真的没有什么指挥的才能,又或是其他的原因,面对着进剿的东州兵和益州兵皆是以战败告终。

  不过每一次赵祗都能带着麾下的主力逃出汉军的包围网,这也使得益州黄巾军对于逃跑有一番颇深的研究。

  益州黄巾军后期少数几场胜战,都是赵祗下令麾下军队溃败,骗过了汉军的将校,然后趁着汉军掉以轻心,在道路的两侧伏击战胜了当时负责进剿的东州兵。

  从江州一路向着东北前进,途径枳县、平都、临江、朐忍四城,顺流而下,再行数十里便可以至鱼复城,抵达江关。

  自江州一路至江关,数百里的道路。

  李严带着上万名汉军和民夫一路辗转,花费了将近一月的时间才从江关赶到了江州。

  但是这是逆流而上,大军开拔。

  而赵祗领着麾下的军将,可以借用舟船一路顺流而下。

  赵祗就带着数百人撑船在前,江州城城守并不想冒险,他投降本来就是贪生怕死,如今赵祗却要他跟着他们一起冒险,如何肯大营。

  但形势比人强,江州城守的妻儿老小家眷皆在江州,而他的性命又操持于赵祗的手中,无奈只能是跟着赵祗一起上路。

  成都之战,任宪身死,东州兵、益州军鹬蚌相争,使得黄巾军渔翁得利,太平道大贤良师许安带领黄巾大军南下的消息早已经传到枳县、平都、临江、朐忍四城。

  任宪在四城,每一城只留下了数百名军卒维持治安,根本就没有安排太多的军卒,唯有在江州城众留下了三千余人,以为防备。

  任宪本来的安排,若是益州黄巾军倒戈一击,有这三千余名军卒加上城中的青壮守城,缺少攻城器械的益州黄巾军必然难以在短时间内攻下江州,毕竟江州也是刘焉曾经下令加固过的城池之一。

  只不够,人算不如天算。

  再坚固的城池也需要人去防守。

  明朝时期北京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