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百四十八章:绝境?_黄天之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技艺,他们还是珍藏着自己的技艺。

  万事开头难,这样的情况直到有一名工匠献出自己的技艺之后,很快便得到了改观。

  当所有人看到那献出技艺的工匠被评定为十四级“巧匠”,领取着丰厚的俸禄,并获得了相应的地位之时,众人的心中便涌现出了一丝艳羡。

  随后,越来越多人的没有能够忍受住那样的诱惑。

  他们先后贡献出了自己独特的技艺,用来换取提高工匠评级,用来换取金钱和名望。

  工匠评级,一二三为初级铁匠,四五六为中级铁匠,七八九为高级铁匠,十、十一、十二为顶级铁匠。

  第十三级为‘能工’,十四级为‘巧匠’,十五级为‘名匠’。

  能工、巧匠、名匠……

  这样的称号只授予少数人,凡能够得此殊荣者,姓名都将会被铭刻入工坊的匠人堂中,记入工坊学堂的教科书中。

  一些工匠可能不会在乎那些钱财,在太平道的工坊之中他们能够生活的很好。

  但是罕有人能够抵挡的住青史留名,位列匠人堂中的诱惑。

  正因为如此的情况,现在太平道各地的武备工坊其工匠的技艺实际上已经超过了陈都朝廷以及袁绍,和其他势力麾下的工匠。

  而许安不仅改革了工匠的制度,还改革工坊原先的制度,制定了工坊系统化、标准化的发展。

  太平道的一些重要工坊,诸如最为出名的太行工坊,其中就设有秘密实验处。

  这个时代普遍的工匠,都是凭借着自身的经验铸造兵刃,打制器械,每一批铸造出来的兵刃和武备都无法统一质量,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差距,一些好的技艺在传授之时,多是生涩难懂,甚至有些技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而许安下令建立实验室,通过大量的实验,也就是多次重复的铸造过程,并记录下各项数据,也就是记录下锻打多少下,火焰的大小,所用的时间,这些所有的数字,最终选取最佳的结果,将其推行开来。

  太平道的工坊之中每一柄兵刃、每一套盔甲都需要刻上工匠的姓名,责任到人。

  系统化和标准化的推行,使得黄巾军的工匠技艺开始慢慢的和其他势力麾下的工匠拉开了差距。

  在收到华阴之战的线报之后,荀彧也是下令麾下的工匠仿制弩车,本来仿制的四轮马车就有很多的缺憾,因为减震等种种问题效果并不好,突然又命令仿制弩车。

  直到如今,才有一辆样车被推行了出来,效果并不如人意。

  野战,说的轻巧。

  荀彧将手中的帛书放了下来。

  如今许安麾下的黄巾军,可不是当初张角、张宝、张梁麾下的那群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黄巾军了。

  入并州、平凉州、破关中,黄巾军的声明越来越盛。

  冀州一战,天下为之侧目,再无人敢小瞧盘踞在北境的太平道。

  自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