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二十二章:慈不掌兵_黄天之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顾忌安然展开兵力的地方其实比较狭窄,因此迟迟未能攻破营垒。

  但是现在邹靖已经有了破敌之法。

  连番的猛攻之下,虽然急速的消耗着幽州军军将们的体力和锐气,但是无疑也是在急剧的消耗张燕麾下的黄巾军。

  随着时间的推演,邹靖明显可以感觉黄巾军士气的变化还有战斗力的变化,以及黄巾军防守的疲弱之处。

  张燕亲自上阵,这就是黄巾军已经快要坚持不住最有名的证明。

  “邹校尉已有破敌之法?”

  刘虞听到邹靖言之凿凿,终于舒展开了紧锁的眉头,连番的猛攻,不仅仅是黄巾军死伤惨重,幽州军亦是伤亡不轻,两方都是精锐之师,黄巾军还占据地利。

  伤亡虽然没有降低幽州军如虹般的气势,却是让刘虞有些心忧,刘虞不能作为主将最要紧的一点,就是他太过于仁慈。

  一方诸侯仁慈对于治下的百姓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刘虞在幽州执政期间,幽州百姓多是能安居乐业,外族臣服,州内安盯,百姓也因此传唱歌谣赞颂刘虞的功德。

  但是若是身为一军之主将,却容不得太过于仁慈。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

  将帅对待士兵能够像对待婴儿一样,士兵就可以跟随将帅赴汤蹈火;将帅对待士兵能像对待自己的爱子一样,士兵就可以与将帅同生共死。

  但是,只知道厚待士兵却指使不动他们,只知道溺爱却指挥不动他们,士兵违法乱纪却不能惩罚他们,这样的士兵就像宠坏的孩子一样,是不能用来作战的

  掌兵不是不能有仁爱之心,而是不宜仁慈过度。如果当严不严、心慈手软、姑息迁就、失之于宽,乃至“不能使”、“不能令”、“不能治”。

  许安虽然在众人的眼中称得上是仁主,但是连番的血战,从尸山血海之中爬出来的经历让许安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用鲜血侵泡而得知的道理。

  为了达成一些目的,牺牲是必不可少的。

  当看到一张又一张写满了阵亡军卒的名单,看到一封又一封记载着伤亡的战报之时,许安每一次都感到沉重无比。

  但为了能获取胜利,许安可以狠下心肠,将麾下的军将毫不犹豫的拉上前线,拉上绞肉的战场,甚至亲自冲锋在前,黄巾军没有后路,太平道没有后路,一旦失败等待着他们的是比步入地狱还要凄惨的境地。

  这几日麾下军将的死伤,让刘虞一直是愁眉不展,连一丝的笑容都没有。

  不过好在刘虞意志还算是坚定,他知道如果他不能率先击破张燕带领的黄巾军,被冀州军捷足先登,对于那些四州的百姓来说,无疑是一场灭顶之灾,正是这一决心,使得刘虞虽然因为麾下军将死伤而忧心,但依旧是较为坚定,也没有干涉邹靖的指挥。

  而这几日幽州军的猛攻其实有一部分也要得益于刘虞,正是刘虞爱惜军将,在每次战后都亲自前往军中探视伤兵,又命人抚恤亡卒亲属,说是视卒如爱子亦不为过。

  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正因为刘虞的举动,幽州军的军将无不是感激涕零,甘为效死,作战之时争先而恐后。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