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65章 括田有余波_奋斗在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流民”,那还不就在于冷大老爷一句话吗?

  虽然说“破家的县令,灭门的令尹”,但王家也是有背景的人,当然不干了。双方发动背后的势力,大斗了一场。

  结果,王家失算了,凌家的真正靠山,并非表面上的秦州刺史,而是武惠妃,准确地说,是武惠妃身边的大太监楚天白。

  王家在朔方军再有人脉,面对楚大太监也就不够看了,最后,户部下了公文,王家的一应田地尽皆征收。

  双方既然撕破了脸了,凌冬革自然也就没了见好就收的打算。朝廷叫停括田令,他也没有停止对付王家的步伐。

  凌冬革声称,王家原本姓高,乃高句丽的王族,和高仙芝同出一脉。这二者之间能说全无关系?高仙芝重投了越王崔耕,说不定王家也做了崔耕的间谍。

  凌冬革牧守一方,当然得为朝廷尽职尽责,找出这大间谍的罪证,将其绳之以法。

  所以,他准备五日后,调集人马,前去搜查王家,务必人赃并获。

  之所以不马上搜查,当然不是凌冬革好心,要给王家准备的时间。而是王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家中养了数百高句丽的退役悍卒。以瑞陵县衙的实力,根本就拿不下来,他得从秦州调府兵前来,并且召集乡勇助战,才有一定的把握。

  王家是有根脚的,凌冬革这么大的动静,根本就瞒不了人。

  再者,凌冬革也没想瞒着王家。

  他的目的不打算逼反王家,把王家抄家灭族么?让他们自己承受不了压力造反,不比栽赃陷害强得多?

  所以,这几日,县衙内戒备森严,唯恐王家突然发难,攻打县衙。

  王家同样是神经紧绷道极点,谁也不知道,他们是真的被逼着造反了,还是准备尽一切可能,不让凌冬革栽赃成功。

  在这紧张的局势下,不少江湖人闻着味儿就来了。有的想加入官府的队伍,攻破王家的时候,自己随便顺点东西出来,不就这辈子都吃用不尽了吗?

  有的人则是想加入王家,王家为了对付凌冬革,出手能小气的了?

  说这些人是“趁火打劫”可能有点过分,但总而言之,无论帮哪边的,从出心来讲,都不是什么好人。

  刚才那伙计,恐怕就是把崔耕一行当成那种江湖人了。一方面是,王家在本地名声不错,遭此横祸,本地人都看不过眼去。另一方面,则是伙计不想搀和进官府和王家之争,崔耕手里有金子都递不出去。

  “原来如此。”

  壁龙这才恍然大悟,道:“我说这王家怎么那么扎手呢,敢情不仅有数百精锐,而且是真急了眼了,随时防备着凌冬革的栽赃陷害。”

  崔耕苦笑道:“可不是吗?您觉得王家家大业大,五十两金子也没什么。但是,人家知道你是想偷金子,还是想偷偷往家里放点不该有的东西啊?能不急眼吗?”

  李大棒子既吃了顿好的,又拿了崔耕的金子,对其印象不错。

  他挠了挠脑袋,打了个饱嗝,道:“你们说啥?俺咋听不明白呢?”

  “呃……也没什么。”

  然后,崔耕隐去柴云瑞的真名实姓不提,把他“劫富济贫”的事儿,简要地说了一遍。反正王家都泥菩萨过河了,这事儿也没什么保密的必要。

  李大棒子听完了,眼中精光一闪,道:“老爷子这么大岁数了,还能夜入王宅,偷出五十两金子来,这身功夫可是太俊了啊!俺李大棒子佩服,来,我敬您一杯!”

  柴云瑞刚吃了一个大亏,行事无比谨慎。

  啪!

  他将手中的酒杯重地往桌子上一墩,沉声道:“老夫一生行事,佩服的人多了,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现在,我只问你一件事?”

  “什么事?”

  “你也是自己口中的江湖人之一吧?说,你到底是想帮凌冬革,还是想帮王思礼?”

  说话间,老爷子手按佩剑,须发皆张,死死盯着李大棒子的眼睛,似乎李大棒子一个应对不对,就要血溅当场!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