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4章 进驻泉州港_奋斗在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是不死心地试探着问道:“郭都尉,你说宋长史到底干嘛去了?怎么今天这么大事都不露面?”

  “据我所知,宋长史的座师乃是……”

  郭恪的话说了一半,又戛然而止,摇了摇头道:“罢了,朝廷里面的那些事儿,说了你也不懂。”

  崔小哥儿就是这么贱,你越不说,他偏偏越是心痒难耐。

  他心里的那团小火苗烧得更炽烈了,道:“下官不懂,都尉大人就帮忙解释解释呗?说说呗,宋长史的座师到底是谁?跟宋长史今天突然……”

  “好了,你莫要多问了!”

  郭恪讳莫如深地打断了崔耕的八卦。

  然后苦笑一声,郑重其事地说道:“本官只能告诉你,管他龙争虎斗,咱们做好臣子的本分即可。”

  说罢见着崔耕还是满脸不死心的小八卦,又意味深长地加了一句:“崔长史,希望这三个月的临时驻防,你能好好的辅佐本都尉。只要这期间泉州港不出岔子,届时少不了你的好处,对你也是一场莫大机缘。”

  崔耕还要再问,这次郭恪却坚决不肯再多透露一字了。

  二人出了城,此时众府兵已经搭起了临时大营,大军暂时歇息一晚。

  次日天色微亮,吃罢早饭,郭恪就下令拔寨起营,向泉州港进发。

  又是一路疾行,在红日刚刚升起的时候,大军已经抵达了刺桐港。

  他们来的时候是从港口外面往里面看,这次却是从里面往外面看,感受却是大大的不同。

  只见海港之上,帆樯林立,舳舻相接,无数船只拥拥簇簇,绵延数里,气势磅礴。

  其中最庞大的,还得说是属于唐人的福船,长十三四丈,宽四五丈,高四五丈,桅杆又有十余丈,其余船只和它比起来,都得算是小巫见大巫了。

  又有各色蕃船穿插其中,形态各异大小不同,充满了异域风情。

  虽然船多,却是不乱,在载有大唐官员的小船的引领下,或进港,或出港,或者上货,或者卸货,进退有序。

  岸上人流如潮,熙熙攘攘,摩肩擦踵,仿若集市。

  除了大唐本地人外,更有高鼻深目身着亚麻服饰的大秦人,浑身如黑炭牙齿赛白雪的昆仑奴,个头矮小神色彪悍的扶桑人……还有众多叫不出名目,身着各种奇装异服地番邦人。

  然而,这么多不同人种,不同语言,不同宗教的人,却都能在此和谐相处,各取所需。甚至在当地众多“舌人”的帮助下,与他人交流无碍。

  饶是崔耕两世为人,见到这副胜景都不由得目瞪口呆,驻足叹道:“果然不愧是天下第一港!”

  “不,不,不,这位上国将军,你说错了。”

  旁边一个身着白袍的金发蕃人正巧路过,忽然停下了脚步,操着极为流利的唐言纠正道:“我承认这个港口很大,很繁华,但是在遥远的西方,我的祖国,有一座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