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九十三章 中奖_重生从承包杀猪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志城见山口惠子无法决定此事,只好亲自去了一趟桑国,与桑国的公司高层商讨此事,争取向桑下公司购买一部分生产线在内地落地生产。

  此时的桑国家电公司已经在世界各地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他们即使不到国外投资建厂,仅仅依靠技术转让,也能赚的钵满盆满。

  经过跟桑下公司商谈,陈志城以两千万元的价格买下桑下公司的两条生产线,并且为桑下公司在沪市的合资生产产品,也就是还是贴桑下的牌子。

  桑下公司心想不用花自己的钱,还能扩大生产量,并且还通过卖生产线又赚了一笔,这笔帐比较划算。

  陈志城也算定了桑国人喜欢算小帐,而不喜欢算大帐的特点,便痛快地从桑下公司引进了生产线。

  这可是一个大事,消息传到国内,都受到了电子工业部的关注,专门与陈志城联系,了解相关的情况,并且派专家过来与陈志城商谈,准备将生产线落到哪里。

  陈志城心想吃水不忘挖井人,还是在江临市建设生产线比较好,不要老想着跑到特区或者什么沿海城市建设生产线,也为内地的经济发展作点贡献。

  这么一想,就告诉电子工业部的专家,要把生产线落在江临市,电子工业部一听问他江临市有这方面的产业工人吗?如果没有,把生产线落在江临市,怎么招工人呢?

  陈志城就告诉他,没有产业工人可以进行培训,可以到外面去招工,反正只要想办法,办法总归是有的。

  电子工业部的专家,见他执意想落户家乡,这种家乡情结,他们不好反驳,只好回去向部里报告,准备调附近中原省的一家电子研究所人员到江临市帮助工作,如果可行的话,可以把电子工业研究所搬到江临市去。

  这下江临市就赚大了,江临市委市政府一得知此事,立刻前往电子工业部协调此事,于相国此时升任书记,更是力主促成此事。

  经过市里省里的协调,电子工业部终于决定将中原省的这家电子研究所搬到了江临,这一举动虽然让中原省非常不爽,可是却没有办法。

  把电子研究所搬到这边,不但有了人才,而且还有了研发机构,相关的学校也要搬过来,江临市撤地设市以来,第一次赚了一笔大买卖,江临市划出一大片地给电子研究所和新建的工厂,让江临市瞬间成了电子工业基地。

  陈志城也没想到他的一个想法会落实成这样一个情况,工厂是他个人的,电子研究所是国家的,这国有与民办相互合作,共同促进电子工业发展。

  桑下公司也派来了技术人员,帮助把生产线给建好,调试好,成立了太多多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想请山口惠子担任总经理的,可人家不愿意到内地来,只好作罢。

  因而他只有想办法从一些电子厂挖人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