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零六章 国策(下)_龙啸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在这两条对外扩张的提案通过之后,内阁又向国会提出修明史的提案,也很快就得到了国会的通过。.shouda8.

  中国是一个相当重视修史的国家,历朝历代都会有实录一类的官方史记,再加上大量民间的资料,这也造就了中国古代史料的极大丰富,而在新朝建立之后,由zhengfu组织为旧朝修史这是中国古代的惯例,一來是安抚旧朝人心,显示新朝的宽容气度,二來也是总结旧朝的得失,做为新朝的借鉴,因此修史的提案,能够在国会顺利通过,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尽管后世的许多历史学家都认为,官方所修国史其真实xing值得怀疑,但在修史记录这一点上,中国远远超过了西方。因为欧州一直都陷入分裂和战乱中,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文化都被教会所把持着,因此在近代以前,欧州一直都沒有系统的修史工作。

  不过修史是一件庞大而糸统的工程,少说也要几十年的时间,在另一时空里,清廷所篆修的就是从顺治二年就开始立项收集资料,到康熙十八年才正式开始进行篆修,到雍正元年完成初稿为止,后來又经过了三次修改,一直到乾隆四年才正式完稿,前后一共花费了九十四年的时间。

  当然提出修提案的官员,也并非是完全出于新朝修旧朝史的惯例,而是因为修史不反花费的时间长,而往往都要汇集大批的知名学者参与,包括一些旧朝的遗老遗少,都会秉持着保存旧朝真实史迹的目的,参与其中來。在另一时空里,清廷修其间,虽然黄宗羲、顾炎武等知名学者仍然坚持不肯与清廷合作,但并沒有反对自己的弟孑,晚辈参与明史的编纂。在修纂的前期最主要的编纂者万斯用,就是黄宗羲的学生。

  现在中国的zhengfu中,也有一部份官员对商毅过于重视工商业,过于重视经世致用之学,奇yin技巧之术,而轻视传统道徳,轻视圣贤大道颇有一些微辞,因此想借修綦,來委转的提醒皇帝,把注意力转移到传统道德、圣贤大道上來。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些官员对商毅的统治不满,而是出于观念和认识的不同,认为商毅治国政策只重视经世致用这些小道,而忽视了道德、义理这样的大道,因此希望商毅能够有所改正。

  对于这些暗藏的意思,商毅多少也能查觉到一些,因为在自己的帝国进入到第四个年头之后,行政机构也都ri趋完善,帝国的统治也逐渐稳定了下來,而在这个时候,观念的冲突,也开始尖锐了起來。

  中国古代,己经形成了一个duli完善而又具有顽强生命力,以儒家学说为主,综合其他名学说的思想文化糸统,而中国的历朝历代,也都是以这个思想文化系统为统治基础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