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零六章 围歼阿济格(二)_龙啸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手机阅读

  阿济格站在阵地里的瞭望塔上,用望远镜看着在清军的阵地外,己经布满了中华军挖掘出来的纵横交错,宽窄不一的各种战壕、交通壕,心里也不禁生出了一股寒意。品书网原来中华军的真正目地就在这里。

  中华军的迫近作业战术,就是从中华军的战壕阵线开始,向清军的防线方向,以“之”字型的线路,挖掘战壕迫近,而毎一条“之”字型战壕之间,又挖掘交通壕互相连通,仅仅只用了五六天的时间,结果整个战场就大变样了,在双方阵地之间平坦的土地上,各种的战壕、交通壕纵横交错,密如蛛网一般,而清军就如同被网在中间的猎物一样。

  现在中华军的战壕挖到最近的地方,离清军的防线竟只有三十多步的距离。现在清军在阵地里都能够听到镐锹挖铲泥土的声音。阿济格甚致都怀疑,中华军会不会把战壕一直挖到清军的阵地里面来。

  但能够在短短的五六天时间里,就挖出了这么多的战壕、交通壕,这可不是中华军士兵的功劳,而是依靠支援前线战斗的民役。

  商毅当然知道,打仗从相当大的程度上说,就是拼消耗,打得是综合国力,而后勤保障是否跟得上,也就是综合国力的最直体现。以前中华军和清廷作战,基本都是在自己控制的地区,或是控制区的边缘地带,后勤补线短,运送周期也不长。但这一次侧是完全在境外作战,对中华军的后勤供应,也是一个严格的考验。

  因此在这次中原大战中,南京政府在南京、山东、湖广等地,一共动员了八十余民役,牛马驴骡等牲口十万余匹,各种车辆近三十万余辆,为中原战场的战士们运送粮食、弹药、以及其他的各种物资,仗跟随在前线做固定民役的,就有十五万余人,当然更不用说南京、山东等地的兵工厂、木工厂等等也都日夜不停的赶工生产战争所需的各种物品。

  好在是南京政府的绝大部份官员,以及几乎所有的中华军官兵平时一直保持着亲民的形像和作风,再加上政府机构也对这次战争进行了的大力宣传,并且也非常努力的动员民役出力,当然对但任民役的百姓也给予了比较优厚的报酬和补贴,因此民役们也比较支持这次的战争,各项支前工作也都完成做比较好,尽管这一次中华军是首次走出了自己的领地作战,但也并没有在后勤保障方面出现什么大问题。

  这时在豫南战场上,大约有八万余名随军的民役,因为中华军的士兵要付责战斗,守卫阵地,因此挖掘战壕的工作,实际是由这些随军的民役来完成。不过这些民役全部都是来农民,几乎和土地打了一辈子的交道,挖土掘堑对于他们来说,当然是家常便饭,于是一个个轮动铁锹铁镐,日夜加紧的干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