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9 士族垄断教育_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了自己的儿子,为了千千万万的大唐小朋友,李恪不得不提起毛笔怀着愧疚的心理又当起了文抄公。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唐高祖、起义师,出隋乱,创国基。”

  《三字经》一共才一千一百四十五字,李恪这是阉割版,一千字不到,没有一个时辰李恪又写好了。

  看着自己手中的手稿,李恪心想如果全天下的小朋友能人手一本《三字经》,必将处处听见“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那该多有成就感啊!

  李恪苦笑的摇了摇头,知道自己又开始异想天开了。

  在这个时代,读书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并不是想读就能读的。最直接的一个原因,就是书籍太贵!

  纸张没有改良,要么是贵的要死的宣纸,要么是质量极差的竹纸,两者都很难满足书籍的大量普及。

  因为,“抄书”就成了一件很风雅的事情,其实更多的是无奈,无他,既然买不起,只好借来抄……

  另一个,是雕版印刷昂贵的成本和繁琐的工序。

  为何世家大族能垄断教育,几乎所有的人才都是出自他们,而寒门子弟甚少可以出头?

  就在于教育的成本实在太高,寒门子弟根本承受不起!

  教育被世家大族所垄断,代代出人才,而寒门子弟根本没机会读书识字,如何同那些世家子弟竞争?

  此消彼长,世家大族越来越多的掌控住社会资源,天下官员皆出于此,世交、联姻、结盟……他们组成一个又一个强大的同盟,维护着他们自己的利益,却弃国家利益于不顾。

  他们强大到无视朝廷的政令,甚至操纵廷议的结果!

  因为,几乎所有官员都是他们的“自己人”……

  李世民自登基即位以来,世家大族的顽疾愈发明显,这直接导致贫富差距加大,土地兼并严重,社会矛盾愈发尖锐。

  李世民做梦都想打破这些世家大族建筑起来的顽固藩篱,扶持寒门士子崛起,那样才会让朝廷、让天下趋于平衡,而不是世家大族一家独大。

  平衡,才是最完美的状态。

  可是这又谈何容易?

  世家大族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他们极力打压寒门士子,垄断教育资源,根本不给普通人家子弟读书学习的机会。

  不读书,不能明理,如何跟他们争?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教育的成本太高,高到即便是皇帝,也做不到让全天下的人都有书读……

  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很简单,用新的造纸术造出廉价的纸,把雕刻印刷术改为活字印刷术。

  相比新的造纸术,其实活字印刷术更简单。

  人类历史上的很多发明都是如此,并不是某一样东西有多么神奇、多么难以制造,难就难在犹如一层窗户纸一样的创意、想法上。

  捅破了,什么都做出来了,人类文明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