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4章农商并举_红楼之北地霸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关外的发展,他和荀悠二人有不同的看法。

  荀悠的主张,以农业为主导,通过屯田制度来提高关外的粮食产量,这无疑是让百姓过上更加富裕生活的有效途径。

  但是林平以现代人的发展眼光来看,“重农抑商”并不是快速发展最合适的办法。

  他认为现在的关外要想快速富民,那就得在以农为本的基础上,鼓励商业的发展。

  关外若想崛起,势必要勤修兵甲,以战养战,但是这些都很耗费钱粮。

  因此,林平一直在深思熟虑,探寻关外商业发展的最佳路径。

  他深知,商业繁荣不仅可以积累财富,更能带动整体经济的腾飞,为关外注入新的活力。

  从他决定着手振兴商业开始,成果显而易见。短时间内,他成功地引领了一系列商业活动,使财富迅速积累。

  这些财富成为他招兵买马、强化军队的有力支撑。

  有鉴于此,林平强烈主张“以农为本,重视商业”的战略思想来推动关外的建设与发展。

  他深知,单纯依赖农业发展,其进程会显得过于缓慢,无法满足关外迫切的发展需求。

  而商业与农业的有机结合,则可以在保障基础农业生产的同时,借助商业的力量加速关外的崛起。

  荀悠本来对“以农为本,重视商业”这一策略有些抵触,坚持认为农业应当是关外发展的根本。

  但当他目睹了关外在林平的引领下,商业带来了许多好处,他开始认识到,这或许真是一个值得尝试的好办法,能够助力关外更快地走向繁荣。

  不过,他依然坚定地表示,无论如何,农业始终是根本,不能轻视。若背离这一原则,关外的发展恐怕会埋下难以预料的隐患。

  对此,林平表示了高度的认同。他深知农业的重要性,也明白荀悠的担忧。

  诚然,关外充满了战乱和冲突,这让很多人对其心生畏惧,不愿意在这里建立自己的基业。

  但如今,蜂窝煤就像是一枚香饵,足以吸引那些有胆识、有眼光的富商前来关外投资。

  因此,对于这些商人所求的份额,林平并不愿意轻易松口答应。

  他觉得,如果这些商人连到关外发展的勇气都没有,他又何必浪费时间,再三恳求他们来关外呢?

  毕竟,现在的林平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需要求爷爷告奶奶,低声下气恳求支持的林平了。

  如今,林平有着足够的权势和影响力,他可以自由地决定与哪些商人合作。

  因此,他只是随意地与这些富商们喝了几杯酒,表示一下基本的礼貌和尊重,然后就离开了。

  林平清楚地知道,如果这些商人没有足够的魄力和决心,只想着坐享其成,那么他们就不可能成为关外发展的伙伴。

  而如果他浪费时间和精力去恳求这些人,也只会让自己掉价。

  因此,他选择保持距离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