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8章 士人【求追读!!】_人在东汉,开局公孙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渤海洋面上,西北风若风神守信一般,恒定的刮个不停。

  果如老海贼王驰所言,十月后,正是刮西北风的时节。

  船队已经越过了渤海海峡,船上新装的翼帆借着西北风的力道,笔直的载着一行人向着辽水入海口而去。

  概因辽东半岛的走势与渤海海峡一致,皆为西南-东北走向,故而只要西北风不停,这条航路就是顺风。

  而船上的公孙度正在做着自己上任前的最后准备。

  他将一张白纸铺在案件上疾书,同时也在梳理自己的思路。

  这纸还是他们路过掖国境内时所购,是临朐特产,当地人称之为左伯纸,乃一名叫做左伯的书法家所发明。

  自蔡伦改进造纸术,让纸张正式作为书面材料使用以来,已近百年时光,造纸术在当年汉和帝下令推广之下,天下各州就地取材,让纸张制造发挥出了不一样的生机。

  益州使用竹木作纸,纸面有纹路,其纸紧薄均匀。扬州使用山中藤皮作纸,纸质匀细光滑,洁白如玉,不留墨。荆州以稻草作纸,呈黄色,质地粗糙,难以书写。而其中最优的,则是北方以桑树茎皮造纸,质地优良,色泽洁白。

  而桑皮纸中最佳者,则是这东莱左伯所造,纸面洁白、细腻、均密而色泽光亮,世称‘左伯纸’。

  而公孙度记忆中古代都是黄麻纸,则主要源于对遗存的古代书法作品之印象,那是要到晋代时,为了保存书法文艺作品,延长纸张的寿命,才发明了染纸技术,其目的是使纸张的寿命增加,且防虫防蛀。

  中国古代匠人并不是傻子,并非意识不到白纸在书写上的好处,只是因为后来文艺市场上对于纸张耐存储的要求,以及贵族市场利润的驱使下,才转变了技术研发方向。

  也就是说不是古代没有白纸,而是我们能看到的,保存下来的古代纸张,都是经过染纸处理过的黄纸。

  而且,与后世大路货的纸张完全不一样,这种完全手工制造的纸张,纸面细腻到爱不释手。即便工艺达到了这种程度,匠人花费了无数心思,纸张的价格还是低廉的,相比较可以直接当作货币使用的绢帛,纸张依旧是廉价的。

  公孙度在纸张上列举出了自己目前的技术储备:

  重工业:青铜铸造工艺、精密仪器加工工艺、冶铁业、兵器制造【金属加工+木材加工+毛皮加工】

  轻工业:桑麻纺织、木材加工

  建筑业:砖石烧制、陶器制造

  畜牧业:苜蓿种植、人工授精、青贮

  农业:七脚耧车,大型铁犁,二牛一人耕地【辽东目前还是二牛六人的落后方法】

  造船业:平地沙船的制造技术,翼帆,【其他有待开发】

  其中许多的行业相互交叉,互相影响,公孙度凝思许久还是在冶铁业上画了一个圈,在将来,不论是军事,还是农业都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