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章 练兵_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帜,插在雁门关外。

  然后将三面周旗放到了雁门关内。

  “第一面旗帜,代表着前锋营,这一营,重点训练体能,与敌正面厮杀,当战场陷入胶着状态,不分上下之时。”

  “再以重骑陷阵,左右战场形势,而游奕营,主要是练习射术,达到正面战场之外骚扰敌军的目的。”

  陷阵营,主要练习骑射之术。

  但各营,乃至于各士卒,都要做到,可以熟练掌握各种军械。

  以待营中某盾兵死了,他可以及时拿起袍泽盾牌,与其余盾兵组成盾阵。

  听卫渊说了那么多,徐长志也渐渐明白了,

  “将士们训练已久,比如弓弩兵,最擅长使用弓弩,再让他们去着重练刀剑,万一将箭术落下,岂不得不偿失?”

  卫渊道:“无需着重去练,只需让他们将现有的近战水平提高一番即可。”

  “唯一改变的,进行体能训练之后,替换掉固有的兵种配合,改为兵团配合。”

  “待战时,各兵团各司其职,互为犄角,相互成全,再也不是简单的,盾兵靠前,骑兵冲锋,弩兵压阵了。”

  徐长志豁然开朗,“如此新颖的练兵方式,如果成了,足以改变现有的军制格局。”

  对此,卫渊很有信心。

  其实他说的那套方案,万变不离其宗,与前世的三三制战术不谋而合。

  即进攻-掩护-支援。

  但不同的是,卫渊的三三制,规模更为庞大,因为难以细分到每个士卒身上。

  以都为单位。

  三十人有负责冲锋、陷阵、骚扰的。

  但这三十人,有个重点突出,比如着重冲锋或是骚扰。

  百人为一都,另外两支三十余人的队伍,也是如此。

  而这三十人里,又可细分三支十人队伍,十人里,又可细分为三队。

  再往下,便不能细分了。

  如此一来,以前那套兵阵作战模式,就被完全舍弃了。

  “改变固然是好的,可就担心,如此改变,最终,还不如以前的兵阵作战。”

  徐长志也说起了自己的担忧。

  卫渊道:“不试试怎么知道结果?以前那套作战,太容易被针对了,比如,我们垒起盾牌阵,敌军就会以重骑破之。”

  “我们有弓弩阵,敌军又会以轻骑快速冲锋破之。”

  “但是用这套兵团配合作战的话,就完全将这些短板弥补了,互有攻防,陷阵之时,必有惊人奇效。”

  他说的没错,这些方法,如果没有人去尝试,哪也分析不出是好是坏。

  改善兵制,还只是卫渊练兵的第一步。

  “明日,将士们着甲胄百里越野,宛若急行军,是个不小的负担。”

  “你要确保,我们的辎重补给可以跟得上,一日至少保证,一顿餐里,是有肉的。”

  卫渊忍不住叮嘱道。

  练兵不可一蹴而就,需要脚踏实地,步步登顶。

  百里越野,只是开胃菜而已。

  后续,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个魔鬼训练周。

  要求将士们锻炼耐力、体力等。

  再与徐长志商讨一些细节后,卫渊打算,明天和他一起与将士们训练。

  身为将领,自当要身先士卒,如此才能让将士们心无怨言。

  徐长志下去安排以后。

  远在扬州的林兆远,差人送来信,简短说了扬州盛家的一些情况。

  重点有两个。

  第一,卫恕意即将临产,卫渊的二姐也已来到盛家,如今万事俱备。

  第二,顾偃开之子顾廷烨遇刺了。

  不过听说,他最后使出一计拖刀术,反杀了即将要将他杀死的贼子,幸而免于一劫。

  看到这里,卫渊莞尔一笑道:

  “顾廷烨的外祖父白老太爷,是扬州有名的富商,他临死之前,将家中大部分遗产托付给顾廷烨。”

  “白家那些人,自然不愿,所以才兵行险招,想要刺杀顾廷烨.”

  “知否里,顾廷烨被白家雇佣的杀手逼到跳河可如今,因为我教给他的一招半式,却让他并未跳河,而是让他临阵反杀”

  “因此撑到了衙门捕役的到来,这样说,我对他,是不是有救命之恩了?”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