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0章 明兰与盛老太太回宥阳老家_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0章明兰与盛老太太回宥阳老家

  商人之间即使再互通贸易也比较有限。

  海运真正的利益大头,定是国与国之间展开的贸易往来。

  大周与各国海运朝贡条令,乃是由朝中几位大佬亲自编纂,是朝廷刚出台的法令。

  意在约束海运,使海运的主动权,永远掌握在大周手中。

  但只要卫渊还在东南一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海运一事,他已经全权代表了大周。

  所以对于他所言,各国使者并未持反对意见,实际上他们反对了也没有用。

  想与大周互通海运的国家比比皆是,少那么一两个,无伤大雅。

  “若是倭寇瞅准时机,趁机壮大,岂不是害惨了沿海百姓?”

  “这两部图书何止是可为兵家之典籍?足可称圣典!”

  “前提是,海运财税,每年要留两成给地方官府。”

  可问题是

  钱从哪里来?

  韩章道:“陛下,组建水军与加固各地海防,的确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卫将军不知朝廷之苦,嘴巴一张,就要兴建水军这水军养起来,可比寻常士卒难多了。”

  赵祯道:“若是先让户部掏钱,待海运有了利润,再补这个窟窿呢?”

  而且在路途上不能有所耽搁。

  卫渊摆手道:“这是你们应得的,这些年,你们福建路为抗击倭寇,辛苦了。”

  同时写出?

  卫渊看向身后侧的萧逾明,

  “既然诸位相公,都认为组建水军,乃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若是因钱财之事就不予组建,那么谁敢保证海运之安危?”

  万一是个无底洞呢?

  “臣实难赞同此事,朝廷好不容易可以借着海运缓口气,可海运还未见利益,就又要为组建水军花钱?”

  闻言。

  “咱们这位卫将军,想的不是一时之计,而是要让咱们大周,永绝倭寇之患,永保沿海太平啊!”

  不管是不是同时写出,韩章的话,倒也提醒他们了。

  卫渊点了点头,“算算日程,此刻他应该已到了京畿附近,若是中途日夜兼程,此刻应该已经到了汴京。”

  “福建路无甚经略,当地百姓只得靠海为生,下官替我福建路五百万百姓,多谢卫帅了!”

  皇帝陛下因此事过于激动,只怕是想将此事载入史册,然后大写特写。

  除此之外,他们也乐意见到沿海一带无忧,并不算是强烈反对水军组建。

  虽然该路海防营将士不属于水军,而是隶属兵部管辖。

  所以速度上要较为迅速一些。

  满香楼一役,实际上就是卫渊与诸国的谈判。

  就见赵祯率先摆手道:“朕这身体,老毛病了,无妨。”

  韩章等人极为了解赵祯,都不愿扫他的兴,毕竟,新军铲除不了倭寇,才是问题。

  来京城途中,林兆远能感觉到有人在监视。

  “据前来送奏报的将士称,这两部图书意义重大,可谓兵家之典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