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9章 少师少傅,未来辅臣_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9章少师少傅,未来辅臣

  “所谓大考,如果推行不得当,有什么后果,王尚书可想过?”

  韩章的态度比较柔和。

  归根结底,是那一夜,王安石与赵祯到底谈了什么,没人知道。

  所有人心里都在犯怵,这是不是陛下的意思?

  王安石只是个拿刀的?

  如果真是这样,还真没有人敢反对此事。

  毕竟,从不轻易大兴牢狱的赵祯,在今年,让所有的官吏都胆寒了起来。

  以往在他们印象里有着仁义之称的皇帝,一旦动起手段,宛若雷霆!

  他们为何会支持?

  原因很简单。

  这可难倒他了。

  朱总管便就朗声道:“传两浙、两淮、福建、广南、广西各路市舶司使。”

  “臣亦是如此!”

  他有些看清眼前的局势了。

  反正也近千了。

  大不了出事之后,再禁了海运就是。

  “臣担心的是,海外诸国会因我天朝开了海运而借机壮大,殃及后世子孙。”

  “不知,哪位爱卿,愿替朕前往东南一趟,解决倭寇之事?”

  百官无不惊愕失色。

  花朝节,民间俗称‘龙抬头’。

  一直昏昏欲睡的工部尚书海忠忽然开口道:

  “第二,东南沿海一带的百姓,除了捕鱼为生以外,别无他法,如若解除海禁,可趁机鼓舞民众,出海经商,让部分百姓先富裕起来。”

  “.”

  由二人教授太子文武之道。

  试想,如果前世历史上的王安石真的改革成功,不亚于开宗立国,再建大宋了。

  只可惜,功亏一篑。

  有了张辅等人支持,这事也就算是敲定下来了。

  辅国公道:“臣附议!”

  他刚欲开口,就听赵祯缓缓说道:

  这也是为什么,卫渊坚决反对与倭国做军器生意一事。

  没过一会,两浙、福建路市舶司使迅速来到大殿当中下跪叩首,陆续道:

  “臣两浙路(福建路)市舶司使拜见皇帝陛下,恭祝陛下万年!”

  韩章突然插嘴问道:“约有上千?皇城司做事,何时这般不严谨了,究竟有多少人?”

  大考之事,必须要做。

  “市舶司或是朝廷,必须严格控制可向海外诸国销售的货物。”

  上阵杀敌我们不去,那就由你们去。

  “否则.这海运,不开也罢!”

  背后若无赵祯支持,王安石岂敢在大朝议这种场合,说出这样的事情来?

  吏部的事情结束,兵部、工部、刑部、礼部等各司相继发言。

  皇城司将倭寇的事情捅出来,不就是在帮自己?

  这里的文化,包括了兵家之道。

  话都说到这個份上,也该轮到赵祯表态了,只见他缓缓睁开双眼,正色道:

  他的意思已经很明了。

  赵祯大声询问道:“东南、两浙、两淮一带的市舶司使来了没有?”

  这位海尚书,乃是户部侍郎海舟的父亲。

  听韩章那么一说,卫渊瞬间有了种遇到‘知音’的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