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4章 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_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4章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

  卫渊与燕达依旧保持沉默。

  韩章等一众大臣,陆续推荐了几名臣子,都比较年轻。

  比如那范纯仁,乃是范文正公之子。

  还有苏澈,出身苏家,还有海家与几名嘉佑二年的进士。

  那些人,都被视为‘清流’。

  不过,赵祯却并不满意,

  “文章写得甚好,但也只是文章写得好,口气也大,说满朝诸公,只识治财不得其道,空口白话,谁都会说.”

  赵祯笑道:“年轻人,有些锐进之心,有何不妥?”

  前年本该升到京城,结果却自请到南方州县当了地方官。

  “朕认为,此人,尚缺磨炼,所以,打算让其担任吏部尚书一职,跟着你们,多学习如何处理朝中政务。”

  比如,卫渊教武,称少傅,王安石教文,称少师。

  随着大案落幕,朝中的确急缺人手。

  “二王后裔,皆降爵一等,交由太常寺供养,也算不枉朕与二王父子一场。”

  赵祯询问。

  但赵祯兴大狱目的之一,就是要打压韩章一党,怎么可能,还会用他们举荐的人才?

  “陛下,不知您认为,满朝文武,谁可担吏部尚书?”欧阳永叔开口询问。

  “陛下,王大人这篇文章写得是极好,可若冒然照此文章行改革之策,是否不妥?”

  说罢,就将这封信递给赵祯。

  但如果,连想都不敢想,还谈什么改革?

  最终,韩章给予这篇文章一个较高的评价,

  这两个职位,主要负责教授太子某些特定的文化知识。

  赵祯痛心疾首道:“国朝出了这么大的案子,是朕失责,朕要颁诏罪己。”

  没想到,在‘知否’的世界里,也有此人。

  赵祯看着跪地不起的卫渊与燕达,有气无力的摆手道:

  “罢了,罢了。”

  一旁负责记载皇帝言行的起居郎连忙将这番话写上。

  闻言,卫渊与燕达连忙下跪叩首,

  说罢,还闭上了双眼。

  赵祯故作哀思,缓缓睁开双眼,道:

  燕达明意,退出宣政殿。

  片刻后。

  “国有奸佞,非陛下之过,乃臣子之责也!”

  “朕这里,倒是有个人选,可为吏部尚书。”

  据说司马君实年幼时有神童之名,还闹出一个‘砸缸’的事,引得时人津津乐道。

  是个狠人。

  韩章先夸一句,又引出内心堪忧,是要让赵祯慎重抉择。

  “朕有意让你担任太子少傅一职,由王安石担任太子少师。”

  当时被不少朝中大臣们所议论,都觉得他是个傻子。

  “.”

  如今,在这个背景似宋似明的知否世界里,不知这位王大人又能掀起什么风浪

  当赵祯说出名字的那一刻。

  放着好好的京官不做,专门跑到南边那鸟不拉屎的地方。

  庆历二年进士,随后一直在地方为官,颇有功绩。

  太子少师与少傅,在大周是从二品的官衔,虽然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