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六章 崔民干说的有道理,朕允了_四合院开局成为严解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

  他们如今已经位居国公之位。

  只要是不犯下什么大错,这一生也算是荣耀富贵到了头。

  但是他们也有着后辈啊。

  下一辈之人,不可能还要通过军功来慢慢获取官职和爵位吧?

  有了武举之后,他们就可以通过武举来成为军中的郞将等等。

  这样一来,也就可以不用在战场之上用生命来获取军功。

  在李世民借着这个仙器观赏大会的时机,定下了这样的国策来。

  一时间,还真的没有人敢反对。

  “朕要撤出一部分的士兵,让他们归于田野,去开荒耕种,等到以后若有战争之时,再度调回。”

  “尔等以为如何?”

  这开荒,说的自然是把那些不毛之地,还有一些适合耕种的地方,开垦出来。

  而这不少的土地,都算是无主之地,但是却也已经在私下里,成为了某一些人的私有财产了。

  这一下子,算是触及到了很多人的利益。

  百官们不敢说话了。

  他们敢答应吗?

  这要是答应了。

  谁也不知道这事后会出现什么意外来。

  到时候,谁来背着个黑锅?

  “陛下,此事,臣以为应当从长计议。”以为大臣站出来了。

  黄门侍郎崔民干站出来了。

  此人乃是博陵崔家的二房,也是一位相貌堂堂,并且有着大才之人。

  早些年从事于隋朝,后来归降于李渊,跟随李神通南征北战。

  再然后就是现在的黄门侍郎。

  李世民眼见此人站了出来,就知道世家终究还是要有一些话要说了。

  “为何?”

  李世民的声音听不出来一丝的感情,不知道他是怒,还是真的要知道原因。

  “陛下,如今大唐刚刚平定了突厥之乱,然则,这边关需要戍守。”

  “如此突然裁军,边关之将士们必然会有慌乱。”

  “而且,裁军之后的那些将士们,也会有一些不满,他们也未必愿意回归于田野耕种。”

  “臣以为,以士兵开荒尚可,但是却不能让他们直接归于田野耕种。”

  “一则,他们大部分都是早年便从军,于农桑之事不熟耳,这二则,便是他们于军中习惯了,突然回归于田野,可能并不是很习惯。”

  “如若这些士兵们在地方上有所异动,也不利于地方上的治理。”

  “臣认为,可以派遣一部分将士们去开荒,这耕种的事情,还是要交给农户。”

  崔民干这话,听起来的确是没什么毛病。

  就是李世民听了也都觉得非常中肯,他倒是忘记了,那些军中的汉子,都习惯了战场的厮杀,如何会过的贯乡野的生活?

  这裁军之后,真的要是发生了点儿什么。

  他这以后的谋划,可能就更加不好实施了。

  “言之有理。”

  李世民这一句,听着似乎是真的在赞同。

  毕竟他的手,可是捋了捋自己的胡须,眼神也的确是在思索。

  而不是背着手,站在那里一脸平静。

  可若是楚风在这里,还是要坚定要裁军的,这大唐如今的农户能有多少?

  开荒出来之后,这些个田地完全可以属于那些将士们的。

  可要是交给了农户。

  这天下的很大一部分的农户都掌握在那些佃户的手中,而这些佃户,都是乡绅、富商以及世家之人的手中。

  还有一部分,也都是大唐的亲王、国公等有爵位的人手中。

  让农户去耕种这些开荒出来的田地,最后粮食也都会进入这些人的手中。

  他们会交赋税吗?

  很明显,这是不可能的。

  军中的那些个老兵,还有那些个伤残的将士们,以及并不想继续在军中之人。

  这些人,完全可以让他们解甲归田。

  只要是这些人有了田地,就不用朝廷继续养着他们,还可以为大唐的粮农司生产一些粮食。

  如若每一年都能让一些这样的士兵解甲归田,获得一些田地。

  这才是真正的能够建立不世之业,解决底层清苦百姓和贵勋、富商豪族之间的矛盾。

  。牛牛小说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