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译者主体性:译者主体性理论_柔和大狼狗放纵(1-9章)【“性派对”:激情放纵后累累伤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主动权,处于主动创作的地位。故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张培基散文翻译艺术,至少在遣词、句法以及神似诸方面突出地体现了他作为译者的主体性作用。

  二、变化多样,灵活巧妙地展现原作丰富的词语意蕴

  中国现代散文的文体特殊,内涵丰富多变,词语往往独特新颖。因此,翻译时选词恰当是传神地再现散文风韵的基础。对此,张培基发挥了译者的主体性,使译文足以与原文在内涵和风格上相媲美。

  首先,张培基从不刻意机械地做词性对等的翻译,而是选词时注意适应不同的语境。如他翻译朱自清《背影》中作者的流泪:

  例: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译文:Hishandsheldontotheupperpartoftheplatform,hislegshuddledupandhiscorpulentbodytippedslightlytowardstheleft,,

  此例中,作者因年迈老父为了给自己买橘子艰难地爬上爬下的背影而感动,以致泪水夺眶而出,故张译为tearsgushedfrommyeyes;译文中其他几处流泪情景的翻译也都贴切传神,限于篇幅不赘述。

  其次,张培基翻译时的选词既贴切表达了原文含义,又兼顾了英语的习惯用法。试看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一句话:

  原文: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译文:Toenjoyitsatmospheretothefullintheonetimecapital,Ihave,therefore,madelightoftravellingalongdistancefromHangzhoutoQingdao,

  “不远千里”译为“makelightoftravellingalongdistance”。其中makelightof是习语,意为“对于……不在乎”,在此用该英语成语来翻译这个汉语习语颇为恰当。另外,对于“千里”,张培基没有直译为“athousandmiles(一千英里)”,因这只是汉语中的约数,并非实际距离,而是泛指路途十分遥远之意,再说一千里不等于一千英里。同样,“尝一尝”“秋味”不可直译为“tastetheautumn”,而应理解为“感受一下秋天的气氛”,故张译为“enjoyitsatmosp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