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5章 天命论是政治宣传_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白。

  诸葛亮沉默好一会儿,才说道:“那秦末如何解释?”

  “秦法严苛,百姓不认秦法,秦自无权治民。”

  “但秦依然有强大的军队和完整的官僚。”

  “因为官僚和军队还认秦,秦的权力是官僚和军队赋予的,秦能压制起义,也是因为官僚和军队承认它。当有一天,百官离心,将士丢弃刀剑,只剩下子婴,秦失其鹿。”

  “可以理解为,百姓的认可,就是民心?”

  “是的。”

  这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社会契约版解释。

  “士兵的认可,则是军心,百官的认可,则是朝堂人心?”

  “对,这些都关乎到上一层权力能否施展下去。”

  其实天命说,是将民心玄学化,引入了一个天的概念。

  之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是为了扩大民心的合法性。

  举一个例子,当刘邦进入关中,关中老秦人无不夹道欢迎。

  这就是民众对他的承认,这是民心。

  后来有人将此事定义为天命在汉,其实说的是,民心已经承认了刘邦,这不仅仅是说给关中已经认可刘邦的老秦人听的。

  更是说给其他地方的百姓听的。

  意思是,你们也快承认刘邦吧。

  这属于政治学宣传范畴。

  “那当一个地方施政下去,还需要百姓答应?”

  “是的,需要百姓答应,例如大汉商税法推行下去,就需要百姓答应。”

  “那岂不是还要一个个去问?”诸葛亮故意问道。

  “不需要,当颁布之后,百姓没有意见,表示已经默认了,当一部分百姓有意见的时候,其他百姓没有意见,地方可以用大部分没意见的百姓赋予的权力来实施这条政策。”

  诸葛亮点了点头,说到这里,李衡几乎已经将权力用最精炼的语言说得非常清晰了。

  这种事,在过去的季汉朝堂不是没有发生过。

  当刘备死去,权力交接到诸葛亮和李严手里。

  最开始李严还可以跟诸葛亮抗衡,因为有一部分官员心里就不承认诸葛亮。

  后来李严误了很多事,就失去了人心。

  诸葛亮逐渐被所有人承认,于是他就掌握了季汉最大的权力。

  客观来说,如果他真的要篡位,也就招呼几声的事。

  “为了确认一条政策在实施后,被大部分人默认,所以我们在实施前,需要去了解大多数人对这条政策的看法。”

  “如果朝廷封闭自我,随意颁布策略,不顾百姓是否认可,就会像秦那样,在不久之后失去人心。”

  “当失去了大部分人的认可之后,离灭亡就不远了。”

  诸葛亮问道:“如何去了解呢?”

  “想要了解百姓真实的想法,就必须询问百姓,而不是官员,因为官员和百姓的诉求是不一样的。”

  “诉求不同,得出来的结论就不一样。”

  诸葛亮又点了点头,说道:“派人一个个去问?”

  “派地方官收集一遍,再派京官收集一遍,做双重备份,确保信息尽量真实。”

  “尽量真实的意思是,可能还是会有假的?”

  “是的,可能会有假的,我们必须接受这个事实,并且尽量去减少虚假。”李衡说道,“当我们一定要严格追求绝对真实的时候,我们就会消耗大量的人和时间,我们需要承认没有完美的事情。”

  诸葛亮这一刻已经动了彻底退居幕后,让李衡担任丞相的想法。

  因为李衡说的承认和接受不完美这件事,是很多人都没有的认知。

  大多数人的思维是两极分化的。

  但李衡的思维是非常有弹性的,他能恰到好处地认识到全局。

  “如果能建立起这样一套由京师直达各州的信息交流网,以后朝廷就可以快速收集到各州建议。”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