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1章 旅长和老总的买卖!_我的客户李云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惑的问道:

  “他们哪里搞来的粮食?”

  鬼子封锁扫荡,果脯不再提供资金物资,还时不时搞摩擦。

  这年头,别说晋察冀根据地,就算是沿安边区,也是严重物资不足,据他所知,抗大知识青年学生的待遇,最近都下降了很多。

  没办法。

  经费不足,就没办法采购足够的物资,更别说还要面对果脯和鬼子的封锁,造成了根据地和边区的物价倍增。

  这个时候,那位陈旅长居然还能搞来大量物资?

  “不知道。”

  老编辑摇了摇头:

  “我只知道,主编和陈旅长做了一笔买卖。”

  “三八六旅给我们一批粮食”

  “咱们报社和北方局派五十个人,前去支援三八六旅,负责帮太岳军区的民兵部队进行文化教育,宣传部队政策。”

  “啊?”

  听到这个消息,报社工作人员都是一愣。

  进行文化教育,宣传部队政策,这些都是他们的日常工作。

  还需要做买卖?

  用粮食换?

  “这五十个同志,今后可就是一直在三八六旅工作了。”

  老编辑说道。

  “一直?”

  众人顿时明白了。

  这是把五十个同志直接给三八六旅了,难怪要用粮食换。

  难怪,最近有很多同志调离了。

  “换了多少粮食?”

  有编辑好奇。

  五十个工作人员。

  能在北方局,在新华报社长期工作的,可不仅仅是知识分子,而且都是对部队精神领悟较高的同志,都是精锐。

  价码可不低。

  “二十吨白面和玉米面,外加一吨猪板油”

  老编辑伸出了两根手指。

  “二十吨?”

  “这么多!”

  “难怪最近伙食好起来了。”

  报社工作人员顿时震惊了。

  二十吨白面、玉米面,一吨猪板油。

  这价格很高了。

  平均一个人八百斤粮食,还都是有市无价的白面馍馍,甚至还有非常珍贵的猪板油——这玩意,根据地价格比猪肉都高。

  “二十吨是很多,也禁不住咱们顿顿吃啊!”

  但也有人叹了一口气。

  “确实。”

  “咱们根据地,可是太缺少粮食了。”

  众人纷纷叹气。

  别说整个北方局,就是他们新闻报社相关工作人员,包括新进来学习的年轻人,全部加起来也有几百号人,二十吨粮食,根本不够吃。

  “不是总共二十吨。”

  此时,老编辑强调:

  “而是每个人二十吨。”

  “每个人二十吨?”

  所有人都是一愣。

  “对。”

  老编辑强调:

  “五十个同志,每个人都是二十吨主粮,加上一吨猪板油。”

  “那不是··”

  有编辑目瞪口呆,难以置信的说道:

  “一千吨粮食,二十吨猪板油?”

  “对。”

  老编辑点了点头:

  “这批粮食,刚刚由总后勤部运输队运输过来,刚刚入库呢。”

  报社内,一时间鸦雀无声。

  这价格,高的有些过分了!

  二十吨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