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入学重点高中_木秀于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县城上高中这一年我15岁,有生以来第一次告别家人到一个陌生的环境独立生活。

  入学前,我心情一直不佳,原因是区县级师范学校首次从初中招生引起。一个月前我就被师范预选上体检了,后来又说师范招不了那么多人,有一部分就只能刷下来。而我就在被刷下来的这一部分人中。那时在我的头脑中还没有高考以及上大学的具体概念,认为农村孩子只要走出农门换个吃商品粮的身份就算功德圆满了。差一步没能上师范而只能去读高中使我有些心灰。

  县重点高中是恢复高考后1979年新建的,前两届的学生不但年龄参差不齐,而且学生水平也不是正真的出类拔萃,基本都是从各个渠道平凑到一起的。只有从我们这届开始是从全县中考后择优录取,而且我们从初一就赶上了恢复高考后的重视文化课教学,赶上了初中改制三年,所以我们的基本功是以往历届学长们不可比的。当然,这帮学生几乎都是同龄人。

  入学时,父亲替我背着行李把我送到学校。

  到校后才知道,从这届开始,高中由二年制过渡成三年制,所以重点高中四个高一班,分别是五班六班七班八班,有两个班是二年制两个班是三年制。据说成绩高的和低的被分在了二年制,中等成绩的大多分在了三年制。我们村考来的另外三人全部分在了三年制的班里。分班的老师应该是详细考察了学生的各科成绩,综合考量,主要为的是保证学校每一年的升学率。我被分在了五班,很显然我入学的成绩算是高的。

  父亲一看六班的班主任又兼几何课的王老师居然是教过父亲的老师,就果断把我转到了六班。就这样,我到了师爷的班里。报到完后,父亲带着我到王老师家里小坐,大意是让师爷对我加深印象,日后多些指教。第一印象我就感觉这个50岁左右的男老师脾气倒是蛮随和的,但直觉告诉我没入师爷的法眼,看师爷的眼神中带有应付的成分,我内心觉得父亲多此一举,其实大可不必专门换到他的班里。

  重点高中的校园和我想象的完全是两样,首先就是连个校门和围墙都没有。

  学校是在县城靠北面的一片野地里新建的,有几排整齐的教室,最北面一排是单身老师的宿舍和办公室,还有食堂和水房。

  绕过这排房子的后墙就是无边无际的庄稼地。

  学校西面有几排带小院子的平房,那是教师的家属房。许多结婚的老师住在那里。校园除了教室就是宿舍,总之都是房子。单调贫瘠的连一颗树都没有。

  整个校园只有东面一面墙,南面是宽大平整的土操场,操场再往南就是一个特别大的低凹土坑,穿过土坑走到坡上就是高出很多的一条柏油路,柏油路斜对面就是水泥厂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