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章 一张令人沉思的照片_重生之顶级摄影家","copyright":"起点中文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鉴赏。

  李教授没有走得很近,不同尺寸的照片有着不同的观看距离,

  她站在三步外,重新把眼镜带上,仔细的盯着这张李阿平的照片。

  陈平生没有话,没有去讲解这张照片,室内一下子陷入了静谧的氛围。

  他不会对自己的照片发表什么评论,因为艺术创作者本饶主观表达,在照片发布出去后,便没了意义。

  只要观看者能从照片里感受到摄影师的目的,就足够了。

  很多艺术作品,乃至很多电影,也是如此。观众如果从作品里体会不到主创人员的意图和理念,那明其本身是有问题的,可许多人往往认为这是观看者水平不够。

  行业不行,全怪观众,这是极为傲慢的做法。

  拿森山大道的照片作为例子,观看者可能完全不了解Rb历史,也不清楚具体情况,他看到这张照片只会觉得乱、冲突、矛盾。可这不正是森山大道的拍摄目的吗?

  他想体现的就是冲突与矛盾,观众通过照片也能看到这一点。至于能不能完全理解,喜不喜欢,这要看观众自身的审美水平和喜好。

  而如果连基本的创作表达观众都无法看出,这难道明观众水平不行?

  创作者的水平才是真的不校

  不过这种情况现如今简直比比皆是,部分观众已经被pUA成功了,认为自己看不出创作表达就是自己的问题。

  而李教授明显不是一般的观看者,无论是几十年的教导经验还是对于摄影的敏感度,都让她察觉到了这张照片背后的含义。

  看了几分钟,李教授突然问道:“这应该是一个系列吧。”

  “是的,有5张。”

  李教授点点头,心里却在感慨,没想到这个榆木脑袋竟然开了窍,还不是一般的开窍。

  是不是抄袭,自然不可能瞒过她,哪怕是国外的作品里,她也未曾看到过如此冷静的摄影。

  没有渲染,没有描绘,仿佛没有摄影师本饶存在,完全是客观现实的记录。

  可就是这么简单的技法,搭配着大尺寸,却营造出了令人震撼的意境。

  “这组照片叫什么?”

  “叫肖像,窑村的肖像。”陈平生回答。

  “不够。”没想到李教授不认同这个名称。

  “那老师你觉得呢?”陈平生也想知道李教授的理解。

  “我知道你想表达的东西,但太隐晦了,太含蓄了。”李教授解释道:“你不能指望看展览的人都有审美,也不能指望他们在一张照片前停留很久。所以我觉得既然照片拍的非常含蓄,那标题就要准确,就要直白一些。”

  “确实。”陈平生之前没有想到这点,这次的展览不是面对同行,而是面向普罗大众,包括一些受邀的企业家。

  众所周知,国内的大部分企业家论有钱,不输任何人。论审美,抱歉,那是什么。

  会所嫩模KtV,海盛筵比基尼,这才是他们的常态。对于艺术的追求,只是他们为了给自己贴金,赚点谈资罢了。

  所以如果太隐晦,确实不利于作品的传播。

  “那,叫什么呢?”陈平生陷入沉思。

  李教授也思索起来。

  过了半晌,李教授表情一展,开口道:“就叫,对视的平等。”

  陈平生摸摸下巴,忽然想到了一句话。

  我们无法平等的对视,但我们拥有对视的平等。

  “好,就叫这个。”他笑了起来,为作品有了更好的名字而开心。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