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6章 登山看水口,入穴看明堂_主播别装,我都看到你摸金符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候,送的他们每人一个脑瓜崩神器,把车子的仪表台弹的邦邦响。

  凌晨两点多,三人终于赶到了西岐县城。

  黑灯瞎火的什么也干不了,于是包了间宾馆先住下,等天亮了以后,再出去熟悉熟悉环境。

  西岐县,地处关中平原西部,率属于陈仓市。

  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易经》与《黄帝内经》均成书于此。

  这里也正如香江那位风水先生所说,是周朝的“龙兴之地”。

  姬姓的后人,也慢慢的将姓氏改为了“周”。

  从周大权的口音来判断,说不定真的是周王室的后裔。

  现在发财了想要认祖归宗,也很正常。

  第二天中午三人才陆续起床,驾车在西岐县城转悠了一圈,在直播间网友的指引下,吃了些当地的地道小吃。

  钱升吃不了辣,汪强吃不了酸。

  偏偏西府的口味就是以酸辣为主,什么臊子面、擀面皮、醋粉他俩都无福消受,悟空倒是不挑食,给什么吃什么,倒是林逸吃了个肚子圆。

  吃饱了饭就该干正事了。

  把车开到这里的周原遗址上,从背包取出罗盘,四处看看,前观山,后观水。

  从大体地势来看,头枕陇山,脚踏渭水。

  符合《阴阳风水秘术》当中“地字诀”的基本要领。

  极目远眺,风水局势尽收眼底,林逸不由眉头紧锁,面露难色。

  “林爷,您这是怎么了?这位置不对吗?”

  林逸摇了摇头。

  “那倒不是,这里不愧是风水宝地。

  正所谓,登山看水口,入穴看明堂,风水上讲,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这正位上,有座小山,此山北坡被一条古老的河谷切割出来,小山呈新月形,环抱作交椅状,又像一个横放的金元宝。

  从此山往北,岐山主脉横列如屏风,东西各有河流环抱。

  河流之外又有两条支脉像两座阙门一样拱卫。

  往南便是渭水,如同玉带一般环绕,又如护城河一般拱卫周原,绝佳的风水宝穴,要是能在此地安置阴宅,那真的是福荫子孙,千秋万代。”

  “这不正好吗?钱掌柜,拍个照片给那个周老板的司机发过去,就说咱们找着好地方了,可以交工了。”

  林逸抬手给了汪强一个栗子。

  “这钱就那么好赚的?我刚说的那块位置,就在咱们的脚底下,你来挖一个试试。”

  一听这话,汪强立马不吱声了。

  脚下是当地政府修建的一个广场,占地面积少说也有几万个平米,想在这周围动土,挖一个阴宅出来,那可真是太刑了!

  “走吧,去周围村子里转转,这一片的风水都不错。不过,看周老板那架势,一定要找出最好的那一个,走着瞧着吧。”

  钱升却提议,先去一个叫张家村的地方瞧瞧。

  因为这里曾经发现了震惊全国的青铜重器:毛公鼎。

  “请清道光年间,就在西岐的张家村,挖出了毛公鼎,鼎倒没什么稀奇,三足双耳,不足百斤,但是这上面刻有将近500字的铭文。

  能出这种稀世珍宝的地方,风水应该差不了。”

  听到这数字,汪强都不由得咋舌。

  “乖乖,五百字的铭文,我可听说过,碰什么别碰青铜,碰青铜不碰铭文,一旦翻把,一个铭文喂一颗子弹,管够!”

  “没这么严谨,就一颗送你上西天,要是不死顶多再补一颗。”

  “横竖都是死,咱就甭较这一颗两颗还是五百颗的真了好吗?”

  三人一路开着玩笑,说笑间,车子开进了张家村的村口。

  却发现这村口的牌楼上挂着白幡,旁边的村务公示栏上还贴着一张讣告。

  林逸无意间扫了一眼,扭过头忽然脑中就像过电了一样,拍着汪强的肩膀。

  “倒车倒车快点!”

  汪强不明所以的挂倒挡踩足了油门往回倒,车子回到公示栏跟前,林逸一把拉开车门,凑到近前,赫然发现,那讣告上的死者,名叫张秋利。

  ps:本章月票加更,感谢大家的支持!新的一月开始了,摆碗求票,求追读!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