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3章 风云变幻,幽州教父_我,嘉靖,万寿帝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3章风云变幻,幽州教父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已是大汉光和六年。

  朝堂之上,张让等宦官势力又达到极盛,中常侍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粟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宁典等十二人皆封侯,贵宠无比。

  时人称之为“十常侍”。

  灵帝曾说“张常侍是我公,赵常侍是我母”,于是十常侍无所忌惮,各起高宅大第,又以其父兄子弟出任州郡牧守,残害百姓,贪暴胡为,无人敢问,天下怨声四起。

  朝堂之外,巨鹿人张角,以“太平道”传教已十余年,以符箓、神打等旁门手段笼络人心。

  拥有徒众数十万,遂将徒众分为三十六方,“方”各为一部,大方统众万余人,小方统众六七千人,每方各有首领。

  黄巾火药桶,一触即发。

  大汉内忧外患,已非人力可以逆转。

  刘备纵然后知五百年风云变幻,却也无能为力,只能在涿县暗中积蓄力量,以图未来再造炎汉。

  不过,大汉光和六年却也有两件好事诞生。

  其一,大儒蔡邕、卢植等对今文所传《诗》、《书》、《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七部经书进行了校订,每经并附校记,由蔡邕用当时通行的隶书书写,召工匠依样刊于碑上。

  如今已经刊刻完毕,共四十六碑,由东向西,折而南,又折而向东,成匚字形立于太学讲堂门外东侧,上有屋顶覆盖,两侧围有护栏,史称熹平石经。

  石经既立,每天有许多人来参观摹写,史书记载:“车乘日千余辆,填塞阡陌”。

  蜀山世界的儒家经书,可不只是修身齐家平天下的学问,其中更是蕴含着百家修行的至理。

  自汉以后的新儒学体系,指的是旧儒学吸收融合了诸子百家的一些思想。

  以儒家学说为基础,吸收阴阳五行家、法家的理论,兼采“黄老”等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建立起一个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学思想体系。

  这熹平石经,嘉靖自然第一时间拿到了手,搬运给王重阳,交由其破解。

  而另一件事,天竺沙门竺佛携梵文佛经至洛阳,与儒家门人合作,译《道行经》为汉文,至光和六年,又译成《般若三眛经》。

  此皆为正统修行秘典。

  佛门至此在华夏大开山门,佛法广传。

  幽州,涿县,大桑树下。

  万寿帝君饶有兴致地望着已经脱胎换骨的刘备在装逼。

  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养望、沉淀,他已经有了几分枭雄气质,不再只是冲动、暴躁的豪侠做派。

  “三天前,马队从辽西郡来到幽州,这条商路苏某走了二十年,从来没有出过这档子事。”

  “整整一百多匹上等好马,被一群来历不明的山贼给劫了。”

  “我大汉境内何时让山贼为祸了?”

  “苏某贩马二十年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