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花边新闻_[傲慢与偏见]富贵淑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加德纳舅妈是个聪明机智、行事妥帖的妇人,见到要去陶丽丝学院的是年纪稍长的伊丽莎白,虽然有些吃惊,却不妨碍她亲切热情的招待外甥女。

  宾主尽欢的晚餐过后,伊丽莎白按捺不住,向加德纳舅舅打听“明国”的事情。

  加德纳先生见她对此感兴趣,十分高兴“年轻的小姐们的确该放眼去看世界,镇日拘泥于帽子花边和披肩样式,总是要少点乐趣见识。”

  只可惜加德纳先生对此也所知不多,只告诉伊丽莎白:“来自明国的商船一靠岸,就能惊动城中所有豪商,货物还没卸下码头,就已被瓜分殆尽。明国的疆域极其辽阔,那里的人格外精明能干,丝绸、瓷器、茶叶、珠宝首饰……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叫人惊叹。”

  伊丽莎白当然知道此时的英格兰有多青睐故国的商品,事实上,东方奢侈品正风靡整个欧洲。可这并不是她想要的答案:在历史上,正是由于这种贸易逆差叫英国政府大为不满,在商品贸易、政治外交等途径均不成功后,英国将在十几年后采取最卑劣肮脏的手段——输入鸦片。

  英国本意是要把拥有广袤疆域的种花国变成商品的倾销地,却没料到出口的羊毛呢绒并不受欢迎,反倒是种花的茶叶、丝绸、瓷器等商品在欧洲市场大放光芒,输出变成流入。更何况种花国以白银作为交易货币,与英国金本位的货币政策不符,这使得英国又需要大量购入白银。利润受损,触动了不列颠实权阶层的利益,是鸦片战争的引子。

  她只能旁敲侧击的打听:“明国的商品这样受欢迎,为什么不多运些来?是他们那里的不愿意与别的国家贸易吗?”她还记的些当年背过的考点,若是按历史来说,清廷现在实施的应是闭关锁国政策,皇帝和朝廷大多都抱着种‘大清朝什么都不缺,不需要和英国贸易’的观点。

  虽然不知这“大清”为什么还是“明国”。

  加德纳先生为外甥女的天真而愉悦的笑了起来,“你怎么会这么想?”他品尝一口加入牛奶后依然花果香浓郁的明国茶,耐心解释说:“明国是东方最强大的国家,连伟大的不列颠都要避她锋芒。明国的船队从几百年前就开始扬帆海上,那时候我们正与法兰西在百年战争中对抗挣扎呢。到后来,在崇高的童贞女王、荣光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英明下,我们的舰队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伦敦的商人们组建了东印度公司——可自大的舰队指挥辜负了女王的期许,恣意妄为的去招惹明国的船队,不仅覆没了女王的心血,还引来明国的报复。幸好明国本身幅员辽阔,没兴趣在海外开疆拓土。”

  “明国的福船是海面上最庞大最坚固最恐怖的巨兽,他们在我们之前就抵达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就连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