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章 家庭背景_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55年找回了家乡,找到了亲人。从部队转业的哥哥成家有了4个儿子,并在村里任支部书记,这也是姥姥带着全家回村的依仗。

  舅姥爷个大力不亏,在部队作战勇猛,和战友结成生死相交的革命友谊,并救过两位首长的生命。用鲜血换来了十几枚军功章,但是身体里也留下了十多处伤疤和两块弹片。

  抗美援朝胜利后,舅姥爷已经是旅长了,但他一心惦记遗失的妹妹,怕自己不在村里,错失了妹妹的信息。放弃了部队的一切,转业回到了家乡,还真的让他等着了,兄妹俩得以团聚。

  国家不仅给了他一笔安家费,还每月固定的发放五十多元的生活补贴和各种票证,成了十里八村有名的富裕户。他在部队的战友有好几个当了首长后也没忘记他,一直和他保持着联系,几个舅舅参军、上大学都是他们给办成的。

  舅姥爷性情豁达,为人热情,乡亲们谁有了难处他都伸手拉一把,回村不久就被村民推选为村支书,在公社甚至全县也算是见多识广的村干部。他为人公道,一心带领乡亲奔富路,韩屯村地多人少,土地肥沃,渐渐成为周围的富裕村。

  即便是动乱期间,有舅姥爷这个国家功臣挺着,加上村子是地处偏远的黄河滩区,村里受到的影响不大。好的年景一个工值达到了5毛钱,大多数村民的生活都能吃饱穿暖,舅姥爷的威信也与日俱增。

  舅姥爷对姥姥一家倍加照顾,安排到生产队的公用房里居住,对上汇报说是牛屋。乡亲们淳朴,村里耕地又多,姥姥回娘家不仅顺利落户,大伙还把姥爷和爸爸当成文化人敬重。

  爸爸吴卫华精湛的中西医技术,在缺医少药的偏僻农村大放光彩,名声越来越大。舅姥爷趁机在村里办起了卫生室,给爸爸争取了个赤脚医生的名额,尽管是大材小用,却也是学以致用。

  妈妈艾婉莹从小没干过农活,舅姥爷舍出老脸到公社给要了个民办教师的名额,就在本村小学教书。为此,村里不少人说他自私,有好事先给自己人。

  姥爷艾振宇的身体在爸爸的精心调理下,虽没留下大的隐患,但到底年纪大了体质较差,被安排到队里的菜园种菜,和妇女劳力一样,每天七分。空闲时间在黄河滩上削荫柳条(一种丛生的野生柳条)编些筐、篮,卖了补贴家用。姥姥在家看孩子做家务,还养了一大群羊和十几只鸡。

  爸妈虽然每月只有几块钱的补贴,但俩人都挣整劳力的工分,每天十个工分。而且爸妈是一年365天,天天挣工分。再加上姥爷挣的,一家人尽管老的老小的小,生活虽不富裕却也能过的下去。

  悠悠睡到半夜,被“呜呜”的响声惊醒,姥姥拍拍悠悠“别怕,刮北风了。”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