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7章 戗麦茬_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购买一套高级防晒品,看了人们汗流满面的情况,就放弃了,这满脸擦不及的汗水,什么防晒品也存不住。

  悠悠有种冲动,真想在商城购买几台中耕机器,把大家从艰苦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可想到现实情况,只剩下了深深的无奈。

  老人和孩子舍不得闲着,挎着篮子,在麦地里拾漏下的麦穗。忙活一天也捡不了二斤麦子,就这大家还满意的不行,都说今年的麦子穗头大,往年一天连一斤麦子都捡不到。

  其实麦穗也捡不了几天,地里的麦茬就被堤外的人给戗光了。他们推着各种车子,拖家带口,全家出动,到韩屯的麦地里戗麦茬。

  戗麦茬,是用宽刃的铲子,把割麦留下的茬子,挨地皮戗下来。这活计比较费劲,孩子干不动,离了大人不行,这也是他们全家出动的主要原因。

  大人戗,孩子和老人用靶子搂起来,堆在一起。一家人分工合作,中午带上饭,就地吃了接着干。一天的时间,能戗一大地派车的麦茬。

  外村人来戗麦茬,韩屯村的人似乎已经习以为常。村里也有住亲戚的,他们把戗的麦茬堆放在一起,结束了一块往家拉。

  悠悠没见过,就缠着姥姥问。原来,堤外的麦收比韩屯早十来天,韩屯村收麦后就忙种的时候,他们的三夏已经忙完了。

  滩区的麦子长势好,割麦留下的茬口高,至少在15公分以上。麦茬结实,算是比较好的柴禾。不过比起树枝、豆秸来,就差了好多。

  河滩里的村庄种的大豆多,村外和大堤上栽的树也多,每年干树枝和豆秸就够烧的。即使不够,去河滩挖荫柳蹲烧,也比麦茬强。因此,河滩的村庄基本上都不烧麦茬。

  堤外的村庄,小麦种的少,麦子的长势也差,麦茬很少。村外没有护村林,就房前屋后和路边栽几颗树,柴禾就成了人们的大问题。

  主要柴禾是队里分的棉花柴,连半年都撑不下来。河滩里的麦茬,就成了他们的争抢对象。大人孩子齐上阵,由于离家远,都是带着干粮,出来就是一天。

  家里有推车的还好些,没有的就得靠人背。干透的麦茬倒是不重,人们用床单绳子捆结实了,背起来往家运。

  远远的望去,只见包袱不见人,路上一个个大包袱慢慢的往前移动,看着特别的喜庆。

  其实河滩的村子,对于他们戗麦茬,还是比较欢迎的。戗麦茬的同时,给耕地松了土,以后中耕除草就省劲多了。

  今年韩屯的麦子好,留下的麦茬都有20多公分,来韩屯戗麦茬的人也多。他们高兴的说,今年干一天能顶以前两天。

  戗的多了运不回去,就先运到村里,找户人家寄下,以后再来运。悠悠家住在村外,就有好几户人家寄麦茬,猪圈哪里堆了好几个高高的麦茬垛。

  他们都高兴的说,有了这些麦茬,今年不用为柴禾发愁了。

  其中有个妇女,笑着给姥姥说她烧锅的趣事。有一年的麦收期间,她蒸了一锅馍,眼看就要烧开了,可是家里一把柴禾也没有了。

  急得不行,抬头看见墙上挂篮子的木橛子,上前拽了出来塞进灶下,好歹算是把馍给蒸熟了。

  “嫂子,从那以后,俺就坐下了心病,做梦十次有八次是烧锅缺最后一把柴禾。今年戗了这么一大堆的麦茬,俺的心总算是能放下来了。”

  请收藏:https://m.huating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